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刈割利用是松嫩草地重要的利用方式之一。研究刈割对草地植被及土壤特性的影响对于草地的科学管理以及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松嫩平原羊草草甸为研究对象,在吉林省长岭县腰井子种马场连年刈割利用的草地上设置围栏,进行刈割利用与围栏封育的比较研究。每年的7月在围栏内外分别对20个lmxlm样方进行群落特征调查,记录每个样方出现的物种数、植株高度、盖度以及地上生物量。8月份取回土样测定土壤的全氮、全磷、全钾、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pH值和电导率。选取物种数(S)和Simpson指数(D)两个指标度量物种多样性。选取地上生物量作为初级生产力指标。对围封地与刈割地两年的各项指标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并对物种数与Simpson指数分别与地上生物量进行相关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1)与围封草地相比较,刈割对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地上生物量、密度、盖度以及植株的高度、甚至群落中物种的组成均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总体上,刈割降低了群落物种多样性及地上生物量;(2)刈割对群落“物种多样性--生产力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随着刈割的年份越久,群落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线性关系越超向平行于X轴。刈割具有削弱物种多样性与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的倾向;(3)刈割对一些群落土壤养分和pH值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大部分没有呈现显著差异。牧草刈割后土壤有机质有所上升,但不显著。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均因刈割干扰而有所变化,但是这种变化在本实验中还没有呈现统一的规律性。刈割对土壤全氮、全磷、全钾含量的影响不显著。
总体来说,松嫩平原羊草草甸一年一次的刈割对地上植被及土壤化学性质均产生了一系列的影响。但是围封年限和气候因素也对结果有了很大的影响。两个观测年份的地上生物量和盖度结果出现了相反的趋势,可能与2009年夏季极度干旱的气候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