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球气候变化已经威胁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但是国际社会的气候谈判却迟迟没有结果。究其原因,就是谈判各方利益诉求迥异,谈判立场分歧过大,缺乏一定的伦理共识,忽视了伦理道义的作用。任何政治的合法性都将接受伦理道义的考量,考量其道德合理性。伦理共识的达成应该要优先于气候谈判的政治技术方案的形成。因此,伦理共识问题就成为气候问题政治博弈的关键点。气候变化的现实危情强化了国际社会对气候问题的持续关注,气候问题已经成为重大的国际政治问题,气候政治冲突不断。这种冲突主要体现为南北对立、北北对峙和南南分化,其根源主要表现为经济性根源、主体性根源和哲学性根源。随着气候政治冲突的日趋激烈,国际社会的气候谈判也已经演变成政治博弈。气候政治博弈从表面上看是减排和资金技术的博弈,实质上是世界各国对政治话语权、经济主导权和伦理价值取向的争夺。但是,不管气候政治博弈如何激烈,世界各国都不愿看到人类毁在气候灾难当中,博弈的最终目的还是希望在达成一定伦理共识的基础上来解决气候问题。可以说,伦理共识也就蕴含在博弈当中,博弈必然会走向伦理共识。国际关系的向善之道、人类共同利益的定在、普世伦理的兴起也为伦理共识的达成提供了基础和依据,而生态思维、商谈对话、宽容精神则是达成伦理共识的基本路径。当然,气候政治博弈中所达成的伦理共识是一种自主认同、“和而不同”和最低限度的共识,其具体体现为四个伦理共识,即:正义原则、责任原则、合作优先于冲突原则、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原则。其中,正义原则和责任原则是基础,合作优先于冲突原则以及生存权与发展权统一原则是目标。通过这四个伦理共识,能够减少气候冲突,从而担保气候谈判的顺利进行,形成具有道德合理性的解决气候问题的政治技术方案。这四个伦理共识表达了正义的呼声,说明气候问题的解决有着伦理的维度,气候问题也是一个伦理问题,气候问题彰显善恶问题,气候伦理将成为生态伦理新的研究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