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知识图谱的JAVA程序课程答疑设计与应用研究

来源 :四川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galate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顺应社会需求,程序设计课程越来越受到高校和学生的重视。程序设计课程不仅仅是需要理论知识,更需要实践操作和答疑指导,一般采用的是网络教育+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但不管是针对网络教育的教学过程,还是针对传统教育的教学过程,问题依旧存在于程序设计课程的答疑环节;学生遇到学习问题和困难咨询量较大时,如果自主网上搜索,需过滤无用信息、得到的答案准确性较低且花费时间长;如果都询问教师的话,学生得到的答案准确性高但教师精力有限且只能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为学生提供“答疑”;当询问人数较多情况下,学生需要长时间等待教师解答问题,以至于产生了时间的浪费、空间上的局限,阻断了学生“问题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知识的积累”的完整学习过程,学生无法得到实时、有效的问题解决办法,知识的关联构建也会存在问题,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学习主动性大打折扣。因此,人们需要在新的视角下去探索新型辅助教学方式来解决师生之间答疑环节存在的“答案准确性”和“答案获取效率性”问题——智能教学答疑系统,能够提供一定的答疑指导,且学生获得答案准确性较高的答案,减少了等待教师解答问题的时间。借助知识图谱技术的支持,可以给知识提供互联,能够实现知识之间关系网络的建立,构建知识的图式表达展示知识间互联关系、可减少学生的认知负荷,为真正实现个性化教学提供了支持。答疑系统可以利用知识图谱中的知识点联结效果,减少知识检索的时间,动态展示知识关联。因此,本研究基于知识图谱的视角,探索知识的构建方式,并将知识图谱应用于答疑系统中希望针对学生的辅助教学能够取得效果更好。本研究详细阐述了在程序设计课程学习时学生“遇到什么问题”、“为什么出现问题”及“如何解决问题”,综述了知识图谱和答疑系统的国内外现状,并对答疑系统和知识图谱所需要研究的基础理论概念和技术融合分析,提出了基于知识图谱的程序设计课程答疑设计与应用研究。针对构建自动答疑系统的实现技术与方法,从JAVA程序课程的知识图谱构建和基于知识图谱的自动答疑的两个核心方面进行设计。最后,利用Eclipse等开发工具,按照系统的整体架构分层实现《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智能教学答疑系统。实现系统设计后,本研究对自动答疑系统进行了实际测试,借助问卷调查得到的实验数据,得到如下结果:若知识库存在的知识丰富、充分,答疑检索问题的准确率和召回率都相对较高,知识推理的效果也较好;总体来说,对于自动答疑系统,学生综合满意度较高。知识图谱技术对构建知识关联和答疑系统有效,自动答疑系统能较好的辅助学生学习,都通过实验结果被有力证明。因此,基于知识图谱的自动答疑系统不仅仅适用于高校开设的《JAVA程序设计基础》课程,还适用于其他语言类型的课程,也同样适用于关系结构明确的知识领域。
其他文献
一、什么是“包装”。电视节目与频道包装的重要作用“包装”原指对产品进行包裹.以达到保护、装潢和美化产品的作用.具有审美和提示功能。电视节目的包装是节目的外在形式.节目
组织学研究证明,骨微结构是骨强度和骨折风险的重要决定因素,临床CT影像由于其分辨率低,无法精细化骨微结构,不适用于骨微结构相关疾病的临床筛选、诊断和治疗。而Micro-CT则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率,并且允许定量表征骨微结构,在临床医学上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然而,CT扫描分辨率的提高,伴随着扫描尺寸的下降,以及辐射剂量的提升,且需要进行离体扫描,使得更高分辨率的CT扫描不适用于临床诊治。因此,如果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