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玉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研究

来源 :广州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7次 | 上传用户:sunnyww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通过观察隔玉灸与艾箱灸两种方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做对比,期望能够为隔玉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依据,同时也能够寻求一种简便规范的隔玉灸治疗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操作方法。方法:本研究将符合标准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接受隔玉灸配合腰三针,对照组接受艾箱灸配合腰三针治疗。治疗经过同期的观测,收集数据,建立并完善数据库。进行相关的统计分析。疼痛评分用vas评分,疗效结果参照《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分数》评分。结果:(1)数据显示,隔玉灸组愈显率为70%,总有效率为96.67%;艾箱灸组愈显率为63.34%,总有效率为80%。隔玉灸组与艾箱灸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隔玉灸组疗效优于艾箱灸组。(2)治疗14天后,隔玉灸组与艾箱灸组,其JOA腰椎评分、VAS评分以及生活质量评定均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治疗14天后,隔玉灸组与艾箱灸组组间治疗后JOA评分、VAS评分出现统计学差异(P<0.05)。隔玉灸组评分要优于艾箱灸组。(4)隔玉灸组与艾箱灸组传感方式存在差异性,隔玉灸与艾箱灸相比较,隔玉灸以深度感传为主,艾箱灸以四周感传为主。(5)隔玉灸组温热感持续时间有差异,隔玉灸温热感持续时间更持久。结论:隔玉灸治疗和艾箱灸治疗均可改善寒湿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JOA评分、VAS评分,两组间比较,隔玉灸组疗效要优于艾箱灸组。据临床观察,隔玉灸与艾箱灸传感方式存在差异性,隔玉灸以深度感传为主,艾箱灸以四周感传为主,温热感持续时间上隔玉灸要比艾箱灸更持久。
其他文献
阐明网页版式设计在整个网页的设计中占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分析版式设计被忽视的原因,进而提出通过提高网页设计中图像的合理编排及文字来提高网页的版式设计。
对广义机构及广义机构的概念设计的基本内容和方法进行了全面综述 ,通过对广义机构及其概念设计特点的分析 ,提出了广义机构概念设计的过程模型。基于广义机构的概念设计过程
全国1:50万地质图数据库以国产软件MAPGIS作为基础平台,以各省(区)区域地质志附图和香港特别行政区1:20万地质图为基础资料,采用现代地质学、地层学、岩石学等的新理论和新的
目的:观察并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其与营养状况的关系,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中医药治疗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选择本院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60例,
核反应堆是重要的核设施,对于开展核科学技术研究和实现核能利用具有重大意义。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政府的支持和组织下,苏联科学工作者经过不懈的理论探索和科学实验,攻克大
目的:评价电针肾俞、会阳穴治疗前列腺增生症(BPH)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1例患者随机分为电针治疗组31例和药物对照组30例。治疗组治疗两个疗程,对照组治疗一疗程;观察治疗前后
<正>二十世纪,极少数中国现代哲学家如张东荪、牟宗三、金岳霖、张岱年、冯契等人,均对哲学当中的一部分重要内容即知识论进行了自己独特的理解和创造,这其中尤以牟宗三与金
会议
利用脑网络模板对脑网络进行构建是当前脑网络疾病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该方法为脑神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有效的技术。研究发现,不同模板定义下的网络节点规模的差异对网络的结构及其拓扑属性会产生极大影响。然而,传统单一模板构建的网络忽略了节点的规模,也缺乏不同节点规模对拓扑属性可信度影响的探究。同时,对于机器学习方法中网络节点规模的差异是如何影响网络结构、分类准确率的仍在研究中。为解决这些问题,本文在前
目的:分析NPM1、CEBPA、FLT3-ITD及c-kit基因突变在正常染色体核型的急性髓细胞白血病(CN-AML)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6年1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急性髓细胞
目的:评价补气益肾、清利和络法治疗尿路感染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就诊于江苏省中医院的住院病人88例,所有病人采用基础治疗+补气益肾、清利活络方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