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居住是人类生活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开展其他社会活动的前提和基础,对于个人和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我国城镇居民曾长期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分配、以租养房的福利分房制度,之后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发展,住房分配朝着货币化、商品化的方向进行改革。自房改以来我国的住房问题有了极大的改善,住房的质量和面积均得到了显著提高,但是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人口集中于城市,市场经济环境下商品房价格一路高涨早已和普通居民收入拉开了不可逾越鸿沟;另一方面政府的保障性住房严重不足,住房供需矛盾使得我们依然面临着愈发严重的住房问题,也由此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重庆市政府近年在民生建设和社会保障发展方面建树颇多,特别是以公租房为代表的住房保障体系建设,在解决住房问题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令全国瞩目,被称之为住房保障的重庆模式。因此本文选取重庆市住房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市场失灵理论、社会保障理论、公平分配理论、住房过滤理论、社会分层理论和社会流动理论,采用定量分析、比较分析、理论规范分析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在本研究的主体部分中,笔者首先研究了英国、美国、新加坡、香港的住房保障制度,并提炼出其经验。其次对重庆市城镇住房保障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逐一研究了廉租房制度、经济适用房制度、危旧房与棚户区改造安置房制度、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制度、农民工公寓制度、住房公积金制度,且重点研究了公租房制度;同时总结提炼出重庆市城镇住房保障政策的相关经验和存在的问题。最后结合上述四个住房保障制度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与重庆市城镇住房保障制度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规划,提出:设立收入限制,同时建立健全保障对象定期财产申报机制;开辟农民工专门廉租保障渠道;取消经济适用房制度;减缓公租房建设速度,同时加速完善配套措施;加速住房法制建设;完善公租房管理细节;加紧完善住房市场机制的建议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