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查阅烟草依赖的相关文献,归纳总结烟草依赖的中医理论。采用系统评价分析中医药干预烟草依赖的疗效。调查烟草依赖患者主要中医证候分布,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探析烟草依赖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在烟草依赖理论研究、系统评价及症候特点研究的基础上评价中药戒烟巴布贴干预烟草依赖(痰瘀互结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资料与方法:1.通过查阅烟草依赖的相关文献,进行详细分析,归纳总结中医对烟草依赖的认识、病因病机、治则治法及方药、中医烟草依赖临床遣方治疗特色。2.通过使用中文数据库和英文数据库对建库至2018年10月31日的符合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的文献进行检索,并使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异质性检验及发表偏倚的分析,对不同的中医治疗方法进行评价分析。3.收集烟草依赖患者的一般资料、中医诊断资料,将这些数据录入SPSS 25.0软件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25.0软件描述患者性别、年龄分布等一般情况,并应用SPSS 25.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由中医医师对聚类分析结果进行中医证候要素诠释。4.通过采用双盲双模拟法,随机分组的方案将纳入的360例研究对象分为3组:包括试验组、阳性药物组和安慰剂组,每组120例,试验组给予中药戒烟巴布贴,加上尼古丁透皮贴模拟剂;阳性药物组给予中药戒烟巴布贴模拟剂,加上尼古丁透皮贴;安慰剂组给予中药戒烟巴布贴模拟剂,加上尼古丁透皮贴模拟剂。疗程4周,第8周进行随访。观察患者的中医证候疗效、每日吸烟量、呼气CO值、血清可替宁、FTND、QSU-Brief、MNWS、戒断率、复吸率及安全性指标前后变化。结果:1.理论研究详细介绍了烟草依赖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以及特色治疗和康复方法。认为烟草依赖的病机以肺脾肾亏虚为本,以痰瘀为标,以烟毒、情志等为主要诱因,治疗应在标本兼顾的基础上随证治之,再辅以一些中医特色治疗例如贴敷或者针刺,才能更好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通过对统计数据分析后得出:西药戒烟疗效优于中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配合耳贴与尼古丁制剂戒烟成功率比较均有效且效果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与尼古丁制剂戒烟成功率比较均有效且效果相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针配合耳贴戒烟成功率优于耳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提示存在发表偏倚。3.通过中医临床资料聚类分析,烟草依赖的主要中医症候可分为肝郁气滞证,燥毒伤肺证,肺肾两虚证,肺阴亏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郁化火证,痰瘀互结证。4.中药戒烟巴布贴疗效观察在中医证候评分比较:试验组优于阳性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可替宁比较:试验组优于阳性药物组和安慰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吸烟量、呼气CO值、FTND评分、QSU-Brief评分、MNWS评分、戒断率及复吸率比较:试验组与阳性药物组均有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阳性药物组与安慰剂组比较有明显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安全性指标用药后均无明显异常变化。结论:1.中医认为烟草依赖以烟毒、情志等为主要诱因,其病机以痰瘀为标,肺脾肾亏虚为本。临床治疗应标本兼顾,辨证施治,药贴针良法并举结合康复锻炼,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2.系统评价研究结果显示体针与尼古丁制剂戒烟成功率均有效,且效果相当,鉴于体针具有简便,效廉及副作用小等优势,适合临床推广使用,为中医药戒烟提供循证证据。3.烟草依赖中医证候分为肝郁气滞证,燥毒伤肺证,肺肾两虚证,肺阴亏虚证,肺脾气虚证,气郁化火证,痰瘀互结证7类证型,客观地反映了烟草依赖的中医证候特点,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辨证依据。4.中药戒烟巴布贴干预烟草依赖(痰瘀互结证)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且安全性良好,为临床治疗提供新方法,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