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博大精深的国学,承载了数千年的华夏文明,集中且完整地展现了华夏民族精神。为适应和满足学生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需要,各学科教育在多方面进行了系统立体的改革。与此同时,国学启蒙教育也明确肩负起提高学生道德品质(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重担。国学启蒙教育蕴涵着“为国为家,为人为学”的时代价值,为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从文中公立教育机构与私立教育机构的案例对比、一线课堂教学实录、调查问卷、师生访谈等原始材料分析可以看出,国学启蒙教育正深陷身不由已的尴尬与初心未明的盲目之中。国学启蒙教育现状犹如高悬头顶岌岌可危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早日让“国学热”的现象演变为一种有利于教育的正能量已是当下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从国学启蒙教育的现状描述与评价可以看出,我国当代国学启蒙教育的发展是快速的、火热的,但同时也是狭隘片面功利的、流于表层书面的、趋向肤浅娱乐的。而国学启蒙教育对儿童而言,更多是一种兴趣与精神的熏陶。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进入儿童视野的“国学”应该是生动鲜活、有趣有益的。从事国学启蒙教育的工作者也应该树立自身的国学观,通过对国学的研究,树立正确的国学教育理念,甄别遴选国学的教育内容,采用恰当的教育方法,确立开放的现代的国学人才观。笔者试图结合文学和教学领域对国学启蒙教育的研究,提出行之有效的实践策略,以期对国学启蒙教育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略作贡献。启蒙阶段国学教育的实践应致力于两个方面,一是构建良好的国学启蒙教育生态,二是启蒙阶段国学教育的教学策略。要建设良好的启蒙阶段国学教育的首先需要优化国学启蒙教育的外部意识,其次政府应给予政策与财政支持,再次是加强对国学教师的管理与培训,最后农村的国学启蒙教育发展需要我们更多的关注。在教学策略方面,第一要遵循启蒙教育特性,明确启蒙阶段国学教育的方向;第二,启蒙教育阶段的国学教育要立足于正确价值观的传播,注重对学生精神层面的引导;第三,教师应树立为国为家成学成人的教学理念,做到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第四,面对教学对象时,应尊重个性因材施教,致力于培养勇于开拓的创新型之才;第五,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帮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