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首先,以1997-2006年R&D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为投入,以1998-2007年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为产出,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ata Enveiopmont Analysis:DEA)测算了1997-2006年广东省科技投入的经济产出效率;其次,以厂东省R&D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为比较序列,以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参考序列,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然后,以广东省三执行部门,即企业,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的R&D经费投入和科技活动人员为比较序列,以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GDP)为参考序列,再次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测算比较序列与参考序列的关联度;最后,根据灰色关联分析的结果,首次提出了增长速度配比法,并基于此方法给出了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和其它一些必要的对策建议。得出的主要结论有:
(1)数据包络分析(DEA)的结果表明,1997-2000年间,只有2000和2006年广东省的科技投入才对经济增长做出最大的贡献,其余8年广东省科技投入都没对经济增长做出最大贡献,说明科技投入促进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某个阶段存在不合理的情况。
(2)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一的结果表明,1997-2006年间广东省科技活动人员与GDP的关联度为0.892,R&D经费与GDP的关联度为0.625,即广东省科技活动人员对GDP的相对贡献度为0.892,R&D经费对GDP的相对贡献度为0.625。
(3)灰色关联分析模型二的结果表明,1997-2006年间,企业R&D经费相对于科技活动人员的过快增长导致企业R&D经费对经济增长的相对贡献度较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R&D经费投入与GDP的关联度较高,分别为0.84和0.814。说明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投入R&D经费可以为经济增长做出较大的贡献;企业、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的科技活动人员与GDP的关联度均超过0.7,并且企业科技活动人员与GDP的关联度达0.819之高,表明广东省急需科技人才的投入,特别是企业科技人才的投入。
(4)基于广东省科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灰色关联分析结果,提出一种可以计算出每年合理的科技投入结构的方法--增长速度配比法。首先,此方法得出的最终比例并不是科技投入总量上的比例,而是各要素投入增长速度的比例;其次,根据此方法计算得出的科技投入要素之间的比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年动态变化的;最后,由于此方法是基于增长速度配比的.而不是基于总量配比的,所以它不受科技投入指标间量纲不一致导致不可比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