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代科举开设时间较晚。从仁宗延祜二年(1315年)三月首次开科,到顺帝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三月末科,前后共开科十六次,录取进士1139人。其科举规模远不及唐宋明清,但其首次划定区域分配名额、以行省为单位的乡试,考试内容摒弃诗赋,改以考经义、策论为主,将程朱理学作为科举的指导思想,为明清两代所沿用,其在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史上的地位不容忽视。论文以元代至治元年(辛酉科,1321年)进士群体为研究对象,借鉴学术界研究成果,考察至治元年进士的民族构成、地域分布、仕宦业绩和学术成就,在此基础上分析元代科举地位和作用等问题。论文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另有附录列举征引资料和参考论著。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的缘由、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等问题。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探讨元代至治元年辛酉科进士的开科背景及其经过等,从开科时间、主考官个人简介、考试内容、录取人数等多方面考察该科进士盛况。第二章是对元英宗朝至治元年辛酉进士科所录取六十四名进士中有史料可证的四十八名进士的详细考述,从他们的籍贯分布、仕宦经历、民族来源等多方面问题,说明至治元年辛酉进士科考试在整个元代科举中发挥了承上启下的重要过渡作用。第三章考察至治辛酉进士政治实践与业绩、综合素质和学术成就等方面问题。结语部分是对全文的总结,并将至治元年进士与诸科进士做比较,考察其地位和特点。元英宗统治时期虽然只有短暂的三年,但期间推行新政,改革吏治,治绩突出,值得研究的问题颇多。至治元年进士群体就是长期不被注意的问题,对其研究有助于把握元朝中后期的政治发展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