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型省区货币政策效应实证研究——以山西、内蒙古、陕西为例

来源 :内蒙古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al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货币政策是一国货币当局为实现经济增长、物价稳定、增加就业、国际收支平衡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在本国范围内实施调节经济的各种方针和措施的总和。货币政策传导有效性以经济金融发展程度和传导机制相近为基础,而一国内部各个区域之间经济金融发展情况的不均衡,难免会导致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差异性问题。我国东中西三个区域之间存在明显的区域特征,甚至每个省都有自己独特的经济金融特征。如果忽略各个区域的经济金融差异特征,货币政策效应将会大打折扣。因此,研究我国各个省区之间是否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如果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如何解决货币政策区域效应问题;对于提升货币政策效应,解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以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为理论基础,运用向量自回归模型(VAR)和脉冲响应函数(IRF)对山西、内蒙古、陕西三省区从1978年到2012年共35年的GDP数据和货币供应量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我国统一的货币政策对其产生的货币政策区域差异性效应。结果表明,山西、内蒙古、陕西三省区的确存在货币政策区域效应。本文对引起货币政策区域效应的原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缩小货币政策区域效应并加强货币政策效应的对策建议。
其他文献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企业融资方式及资本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的趋势。但银行贷款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仍高达70%以上,这表明我国企业融资
我国正处于利率市场化的转型经济体制下,而且我国的融资体系是以商业银行作为中介机构的间接融资为主导,因此,长期以来,货币政策的信贷传导渠道起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货币政策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