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露尾甲科(鞘翅目:多食亚目:扁甲总科)昆虫是一类多食性的农业害虫,其能够危害田间作物和储藏物,也可取食菌类、花及发酵腐败的植物和动物组织等。有的能够传播病原微生物,造成经济损失,有些能够作为自然传粉媒介,提高果实的产量。研究露尾甲昆虫触角和口器感器与不同食性之间的关系,有助于了解感器在不同取食行为中的作用。本研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首次对露尾甲科中的3种食性包括植食性、腐食性及菌食性的9种露尾甲成虫触角和口器的感器进行全面的观察和研究,目的在于明确不同食性的露尾甲科昆虫触角和口器感器的类型、数量及分布,并探讨了各感器的功能。主要研究结果如下:露尾甲成虫触角为棒状,由柄节、梗节和9个鞭亚节组成。3种食性9种露尾甲触角上共有6种感器类型:B?hm氏鬃毛、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栓锥形感器及腔形感器。在感器类型和数量方面,9种露尾甲触角柄节外侧面的均多于内侧面,梗节和1~6鞭亚节分布的均较少,7~9鞭亚节则分布的最多。B?hm氏鬃毛成簇分布在柄节与头部及柄节与梗接的连接处,是重力感器;刺形感器有5种亚型,具有感知机械刺激和化学刺激的双重功能;锥形感器分布于触角最后三节,为嗅觉感器;毛形感器,数量较多,具有触觉和嗅觉的双重功能;栓锥形感器分布于触角最后一节,腔形感器分布于柄节或触角最后一节,二者均为温湿度感器。露尾甲成虫口器为咀嚼式,由上唇、上颚、下颚、下唇及舌组成。3种食性9种露尾甲口器感器共有7种类型:B?hm氏鬃毛、刺形感器、锥形感器、毛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板形感器及钟形感器。下颚及下唇是感器主要分布位置,刺形感器是机械感器,分布于上颚、下颚及下唇上;锥形感器为嗅觉感器有7种亚型,其中锥形感器1、2、3及4分布于下颚上,锥形感器3、4及5分布于下唇上,锥形感器6,7分布于内唇上;毛形感器分布于上颚,具有触觉功能;钟形感器分布于内唇上,为机械感器;B?hm氏鬃毛及腔锥形感器均分布在下颚及下唇上,前者为机械感器,后者为温湿度感器;板形感器仅分布于下颚须上,为嗅觉感器。对3种食性露尾甲感器类型、数量及分布的结果分析表明,菌食性的头部感器类型和数量最多,腐食性的次之,植食性的最少。同一类型的感器具有比较稳定的分布位点。不同亚科同食性之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即使是同一食性不同亚科间感器的类型和数量依然差别较大。同亚科不同食性间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触角和口器类型和数量上,菌食性的多于腐食性,腐食性的又多于植食性。同亚科同食性不同取食对象与同取食对象之间的比较结果表明,取食对象之间的差异越小,触角和口器感器的类型和数量的差异就越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