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对环境问题的不断关注,特别是对气候变暖问题的广泛关注,我国在国际社会上的减排压力逐渐加大。为了顺应时代新趋势、新要求,在哥本哈根国际气候大会承诺之后,中国在巴黎气候大会上接着又进一步提出了减排目标。因此,各行业正寻找一条在既不影响产值降低的条件下减排成本最低且减排最有效的减排路径。短期内行业会选择利用技术或设备来减排,但长远来看,利用更新技术或设备来减排的空间会越来越小,减排成本就会随之增大。利用森林碳汇功能来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在国际上是被公认为最有效最经济且最有发展潜力的减排路径,而且许多国家正扩大抵消比例。文章选择以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深圳市、广东省和湖北省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为例,运用方向性距离函数参数化方法分别计算了7个试点省(市)化工行业2005—2014年减排成本。结果表明:7个试点省(市)的减排成本都很大,而且各不相同;各试点省(市)每年的减排成本差异明显,而且个别年份差异甚大。然后利用全国森林资源清查数据计算出我国森林碳汇的最优价格为每吨9.83—14.75美元。通过对比两种成本表明,除个别年份技术减排成本比森林碳汇价格低,试点省(市)大多年份技术减排成本远远高于森林碳汇价格。7个碳交易试点省(市)化工行业对森林碳汇有需求,而且未来对森林碳汇的需求潜力和需求量越来越大。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提出促进化工行业对森林碳汇需求提升的政策建议:差异化分配减排指标,并加大监督力度,严格落实规定;建立规范的森林碳汇交易平台,促使市场信息更加公开透明,为化工行业碳减排决策提供依据;适当扩大森林碳汇抵消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减排比例,促进对森林碳汇的需求;加强森林培育,提高林木生长所产生的碳增量,增加可交易的森林碳汇量,保证森林碳汇充足供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