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端黑色素瘤术后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的临床观察及预后因素分析

来源 :大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zjzj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恶性黑色素瘤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肢端黑色素瘤作为亚洲人发病率最高的黑色素瘤临床亚型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常见,但目前国内外关于肢端黑色素瘤的辅助治疗及其预后因素的研究较少。目的:分析大剂量干扰素α-2b辅助治疗肢端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影响肢端黑色素瘤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3年8月-2013年6月大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可切除的43例肢端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资料,其中术后行大剂量干扰素α-2b辅助治疗的患者19例,术后未行辅助治疗的患者24例,分析辅助治疗与无进展生存期的相关性。观察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评定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的耐受性。同时对患者的性别、年龄、发病部位、原发灶是否有外伤史或溃疡、是否接受过淋巴廓清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状况、自发病至就医时间与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进行Kaplan-meier生存分析检验和Cox回归分析检验,判断预后指标。结果:1、肢端黑色素瘤患者占我院黑色素瘤患者59.3%(67/113)。43例研究对象中,男性患者(60.5%)患多于女性,中位年龄63岁。原发灶部位以足底20例(46.5%)最多,甲下13例(30.3%)其次。2、接受大剂量干扰素辅助治疗的患者(19例)与未接受辅助治疗的患者(24例)的RFS有统计学差异(P=0.001),治疗组的中位无复发生存期得到延长(26个月vs.12个月)。19例患者治疗后发生的严重不良反应(Ⅲ°+Ⅳ°)主要有:中性粒细胞减少5例(26.3%);发热2例(10.5%);恶心2例(10.5%);肝功能损伤1例(5.3%));乏力2例(10.5%)。3、单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灶溃疡(P=0.008),区域淋巴结转移(P=0.015)、发病部位(P=0.023)与患者的预后存在相关性。COX回归多因素预后分析显示,原发灶溃疡(P=0.000),区域淋巴结转移(P=0.043)、发病部位(P=0.021)均为恶性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危险因素。结论:1.肢端黑色素瘤术后辅助大剂量干扰素治疗对延长患者RFS具有显著意义。2.大多数患者可耐受大剂量干扰素的毒副反应,爬坡式给药及合理的预处理可加强患者的耐受。3.原发灶有无溃疡、区域淋巴结有无转移为肢端黑色素瘤的独立预后因素。4.不同发病部位的肢端黑色素瘤预后不同,甲下型最好。
其他文献
<正>为深入贯彻十八大精神,进一步增强全民法制观念,提高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为该县"幸福美丽和谐新茌平"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近日,茌平县质监局以"12.4"全国法制宣传日为契
期刊
2017年9月7日,山东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东营管理处在无线电管理宣传月期间开展了“送法进社区”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医院统计工作是医院科学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大数据时代下,统计工作要重视工作手段和工作模式创新,加快统计信息化建设,为医院开展各项工作提供可靠的统计数据支持。该文从分
人类从产生那天起,就得解决吃、喝、拉、撒、睡五大自身日常生活难题。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进化,解决如此“难题”所用器物的质地、形状,也随之演进;而器物的名谓,更是伴
周恩来的一生,是艰苦奋斗勤俭朴素的一生,是共产党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典范,堪称全党全国学习的楷模。周恩来留给我们的这份宝贵精神财富,将成为激励全国人民在以江泽民
目的:探讨内镜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套扎技术及组织粘合剂治疗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方法:对56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护理进行分析讨论。结果:5
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临床上常见胰腺囊性肿瘤的可能诱发恶性病变的因素,并对其良、恶性进行鉴别并指导外科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从2005年2月到2015年1月期间收治我科(山西省
补益药是中医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应用广泛,疗效显著,深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近年来,随着医学事业的发展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补益药的种类不断增加,服用者日益增多。最近,
目的探讨COPD患者急性加重期与稳定期血清C反应蛋白(CRP)含量变化的临床价值,及其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AECOPD患者46例,比较其治疗前后CRP水平及白细胞总数(WBC)、中性粒细
目的了解“慕课”(MOOC)在广东本科院校的认知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促进措施。方法随机问卷调查广东省全日制本科生1200人对MOOC的认识程度及使用情况,访谈18名高校教师探讨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