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麦赤霉菌是一种引起世界范围内小麦赤霉病的病原真菌,小麦赤霉病(Fusarium head blight or scab)是世界温暖潮湿和半潮湿地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的毁灭性病害,近几年在欧洲、亚洲和北美洲多有爆发流行。在我国也是主要小麦病害,使小麦产量严重下降。小麦赤霉菌能够侵染麦类作物和玉米使其致病,也能侵染其他的植物,如:水稻、高粱等作物及冰草、稗草和狗尾草等杂草。小麦赤霉菌产生的真菌毒素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玉蜀黍赤霉烯酮等被人、畜误食后可致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怀孕母畜误食后可引起流产。目前,小麦赤霉菌的防治主要还是化学杀菌剂。然而,从环境保护角度考虑,通过分子生物学研究,揭示小麦赤霉菌致病机理进而指导培育抗病品种,对于防治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同源重组原理,采用Split marker技术,构建了小麦赤霉菌FgCPKA基因敲除盒。应用PEG介导的原生质体转化,在含有潮霉素的培养基上进行选择获得转化子。为了获得阳性克隆,对单胞分离的转化子再次进行了PCR正负筛选及Southern杂交验证,进一步对阳性转化子进行表型观察及功能研究。Δfgcpka菌株形态与野生型菌株有明显差别,敲除突变体Δfgcpka菌丝短小、致密,生长速率远远小于野生型PH-1菌株。在CMC液体培养基中,Δfgcpka产生的分生孢子数量明显少于野生型PH-1菌株。自交测验表明,敲除突变体Δfgcpka在胡萝卜培养基上也可产生少量的子囊壳。致病力检测试验中,玉米须被野生型PH-1菌株完全侵染时,突变体Δfgcpka几乎没有侵染玉米须。表明FgCPKA敲除突变体Afgcpka致病力明显减弱,FgCPKA是小麦赤霉菌重要的致病相关基因。本文旨在初步探索FgCPKA基因的基本功能,为阐明小麦赤霉菌的致病机理提供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