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选用几种不同的芸豆品种,采用蛭石和土壤做基质来与不同的芸豆根瘤菌进行匹配试验,筛选广谱性的高效共生根瘤菌,并应用分子标记技术进行跟踪检验。 蛭石盆栽筛选采用20株不同的根瘤菌接种北京黑芸豆和日本红芸豆,以地上部干物重、有效瘤数、有效瘤重、固氮酶活性为指标,初步筛选到了四株高效根瘤菌,分别为CCBAU03244、CCBAU01367、CCBAU65266、CCBAU65121。土壤盆栽筛选采用10株根瘤菌(其中包括蛭石初步筛选到的四株高效根瘤菌),分别与4个芸豆品种及4种土壤类型来匹配试验,结果表明,以地上部干物重、有效瘤重、有效瘤数以及根干重为筛选指标,CCBAU65121在所有匹配试验中接种效果都好;CCBAU03244除了种植于黄土中的效果不如对照外,种植于其他土壤中的效果均好;CCBAU01367、CCBAU65266除了个别匹配效果不好外,大多匹配试验效果也不错;其余各菌株与不同的芸豆品种、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中都有严格的匹配关系。 为了对接种根瘤菌进行跟踪检验,本研究采用RAPD、Box-PCR以及报告基因Lux-AB三种标记方法,对回接根瘤进行了标记实验。RAPD和Box-PCR结果表明所选根瘤菌之间有差异性,但该方法的稳定性差,并未在根瘤中检验到所接根瘤菌。 利用三亲本杂交方法,已经成功地将荧光片断Lux-AB导入了供体根瘤菌CCBAU01367、CCBAU65266和CCBAU65121。但在接合子回接结瘤试验中,尚未检测到发光根瘤,有待进一步优化条件来验证。 为了保证高效菌株应用于生产上的稳定性,对CCBAU65121用草炭来拌种,室温储藏,并隔时测其菌数,在四个月测定时间内,其菌数保持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