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亥俄州温斯堡》中的“畸形”人物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shLear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美国作家舍伍德·安德森代表性的短篇小说集《俄亥俄州温斯堡》(又译《小城畸人》)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对“荒原”主题的一次阐述。它由二十五篇独立的故事组成,其中包括一篇楔子,整本书看似松散,实际上有着一个统一的主题和一位表面上的“主人公”——乔治·威拉德。本文将结合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让-保尔·萨特的相关理论,从现代主义的角度对小说集当中的“畸形”人物进行分析。在《俄亥俄州温斯堡》中安德森给出了他对于“畸形”的定义。他指出是人们一直固守的绝对“真理”将他们自己变成了畸人。在字里行间,安德森流露了他对这一极度渴望爱与理解的特殊群体的同情。这些畸人在和别人交流的时候存在着严重的交际缺陷:他们在表达情感、思想和爱等方面显得极度地苍白无力。而究其原因,他们中的有些人深受所谓的正统道德观念的攻击和迫害,由此而产生了不安全感和恐惧感,不愿再向别人流露感情;有些人由于自身过于内敛的性格,不愿与外界有接触,对待生活也不愿意积极投入。这种性格弱点使得他们不可能对外表达出自己的思想;还有些人受诸多社会惯例的约束和限制,压抑自己的真实欲望,逐渐变得抑郁不振,最终丧失了通过语言和行动将自己的爱表达出来的能力。镇上的畸人通常都去接近年轻记者乔治·威拉德以寻求一种个人的宣泄,并希望通过和他的交流回归将他们隔离的集体。至于乔治本身,他既是一个处在生存困境中的畸人,又是一个在精神方面不断成长的非畸人,这体现在他在对畸人心声的倾听、对母亲的认识、对男女相处之道的态度和对自身处事能力的认识等方面的转变中。
其他文献
文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个方式,而幻想文学是这种方式中一个十分独特和重要的部分,幻想文学作品对读者乃至整个社会文化的影响绝不小于其他任何一个类型的文学作品,但幻想文学研
赵树理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重要的作家,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在围绕“大众化”这一主题来进行创作。“大众化”一词在中国本身就是一个具有政治性含义的术语,这也使得众多文学
一、缺亲昵  拥抱、亲吻等表达亲昵的动作,是婚姻的必需品。日本爱妻家协会就发起过一个拥抱妻子计划,要求丈夫每天给妻子几个拥抱,包括每天出门时的常规拥抱,在等车、等红绿灯时的伺机拥抱,从背后拥抱,搂着腰紧贴在一起的温情拥抱。  二、缺情话  夫妻间每天至少需要说3句情话,如我爱你、我想你等。  三、缺幽默  幽默能化解、缓冲矛盾,消除隔阂。幽默包含了很多信息:爱妻子、哄妻子高兴、赞美。妻子接收到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