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南芥NRG2与NLP7调控NRT1.1的分子机理研究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junmin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最重要的大量元素之一,大多数的陆生植物以吸收NO3-作为主要氮源,在农业生产上,NO3-供应直接影响到作物的生长及作物的产量。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过多的氮肥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但作物氮肥的有效利用率低,导致相当一部分肥料没有被植物吸收利用而流失到环境中,造成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如水体富营养化、土壤酸性化等。这些问题已日趋严重,亟待解决。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是提高作物对氮素的有效利用率。阐明关键基因调控NO3-吸收利用的分子机制,解析NO3-调控基因的调控网络,将为提高作物对氮素的有效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和指导。国内外的研究者在培育高氮效新品种、提高氮肥利用率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迄今为止进展仍十分有限,因此,迫切需要加强对NO3-调控基因及其调控网络的研究。一、NRG2调控NRT1.1的分子机制NRG2(Nitrate Regulatory Gene 2)是通过正向遗传学鉴定到的参与调控NO3-初级响应的基因,本文对NRG2在基因表达、蛋白定位、NO3-的积累和同化、与NRT1.1(Nitrate Transorter1.1)基因的调控关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首先,分析了不同氮素条件对NRG2基因表达及蛋白定位的影响,在NO3-、NH4+和氮饥饿分别处理野生型后,检测植株体内NRG2基因的表达,发现NRG2基因的表达量没有显著变化,说明NRG2基因的表达不受NO3-、NH4+和氮饥饿的调控;在有NO3-和无氮条件下,利用GFP融合蛋白观察了 NRG2的蛋白定位,发现NRG2蛋白在两种条件下均定位于细胞核,说明NRG2的定位不受氮素的影响。为探明nrg2突变体中NO3-积累减少的原因,通过对不同时间处理、不同NO3-浓度处理下nrg2突变体对NO3-积累量的检测,发现在这两种情况下nrg2突变体中的NO3-含量都显著低于野生型;对nrg2突变体中NO3-转运基因表达的检测发现nrg2突变体中NRT1.1的表达显著降低。我们还检测了nrg2突变体中硝酸还原酶(NR)的活性,发现其NR活性并没有显著变化,编码NR的两个基因NIA1和NIA2的表达也没有显著变化,说明nrg2突变体中NO3-积累减少的原因可能是植株对NO3-的吸收降低造成的。为研究NRT1.1与NRG2之间的关系,我们构建了NRT1.1与两个基因的双突变体chl1-13 nr2-(chl1-13为NRT1.1带有YFP荧光的突变体),检测了双突变体中的NO3-含量和NO3-诱导基因的表达,发现双突变体的NO3-含量和NO3-诱导基因的表达均趋近于chl1-13单突变体,说明NRG2与NRT1.1两个基因位于相同的NO3-信号通路,且NRG2位于NRT1.1基因的上游。我们还将NRT1.1基因在nrg2-2突变体中过表达,获得纯合转基因株系NRT1.1/ng2-2,对转基因株系的NO3-含量和NO3-诱导基因的表达进行了分析,发现转基因株系NRT1.1/nrg2-2中的NO3-含量和NO3-诱导基因的表达均能恢复到野生型水平,进一步说明NRG2位于NRT1.1基因的上游调控其表达。我们还对野生型、nrg2-2突变体、chl1-13突变体分别经过NO3-诱导,取其根部进行了转录组分析,发现278个可被NRG2和NRT1.1共同调控的基因,对这些基因进行GO(Gene Ontology)分析,发现了一个与氮素转运相关的cluster,该结果从全基因组的水平上证明了 MRG2与NRT1.1位于相同的NO3-信号调控通路。NRG2家族成员含有两个未知功能的保守结构域,预测其具有结合DNA的功能。为验证NRG2是否能与NRT1.1基因启动子结合,我们构建了带有FLAG标签的互补株系NRG2/nrg2-2,利用ChIP-qPCR及ChIP-PCR技术证明了 NRG2在体内可以和NRT1.1基因的启动子结合。二、NLP7调控NRT1.1的分子机制本研究还对两个重要的NO3-调控基因NRT1.1和NLP7(Nodule IIneption-like Protein 7)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NH4+存在时,nlp7突变体中NRT1.1的表达量下降,而在nrt1.1突变体中NLP7基因的表达并没有发生变化;同时我们还构建了这两个基因的双突变体chl1-13 nlp7-14(nlp7-4为NLP7带有YFP荧光的突变体),对双突变体chl1-13nlp7-4的荧光表型进行了观察,发现双突变体的荧光更趋近于荧光弱的单突变体;我们还对双突变体chl1-13 nlp7-4的NO3-含量和NR活性进行了检测,发现双突变体的NO3-含量和NR活性均更加趋近于nrt1.1单突变体,这些结果均说明NLP7与NRT1.1位于相同的NO3-信号调控通路,且NLP7位于NRT1.1基因的上游。我们又将NRT1.1基因在nlp7-4突变体中过表达,得到纯合转基因株系NRT1.1/nlp7-4,检测该转基因株系的荧光亮度、NR活性及NO3-诱导基因的表达,发现NRT1.1可以恢复nlp7-4突变体的表型,进一步说明NLP7位于NRT1.1基因的上游。同样用NO3-处理野生型、chll-13突变体、nlp7-4突变体,进行转录组分析,发现有342个基因可被NLP7与NRT1.1共同调控,对这些基因进行GO分析,结果表明有两个与氮素代谢相关的clusters,从全基因组水平上说明了NLP7与NRT1.1可在同一通路种调控NO3-信号。对NLP7单独调控的186个基因进行GO分析,数据表明有两个与氮素相关的clusters,说明NLP7除了和NRT1.1在同一通路中调控N03-信号外,还可能存在不依赖于NRT1.1的调控通路。前人的ChIP-chip实验表明NLP7可以直接结合NRT1.1,为验证这个结论,我们利用带有GFP标签的互补株系NLP7/nlp7-4设计了 ChIP实验,ChIP-qPCR和ChIP-PCR实验结果证明NLP7能够在体内与NRT71.1基因的启动子结合,进一步的EMSA实验证明,NLP7能够直接与NRT1.1的启动子结合。本研究鉴定了NRG 基因在植物NO3-调控方面的作用,利用遗传学手段,结合植物生理学、分子生物学实验方法及转录组分析证明了NRG 基因与NRT1.1基因位于相同的NO3-信号调控通路,且NRG2位于NRT1.1基因的上游;进一步的研究表明,NRG2可以在体内与NRT1.1基因的启动子结合;同时研究结果表明NRT1.1是NLP7的下游靶基因,NLP7能够结合NRT1.1基因的启动子。对这几个基因之间调控关系的研究增加了我们对NO3-调控基因网络的理解,为解析植物对氮素吸收利用的分子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导。
其他文献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引起慢性肝炎的最常见病毒之一,全世界约有3.5 亿人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我国占1/3 左右,并且是慢性肝炎、肝硬化、肝癌的主要原因。由于病毒变异与疾病进程
DNA动态过程的精确设计依赖于生物物理学方法和动态DNA纳米技术。作为最简单的动态DNA结构,短DNA双链(9-12 nt)构成短暂杂交方式,可用于超分辨成像和体外检测。核酸底物上的
《坐在阳光下入梦》是我区青年作家浩日沁夫的小说自选集。这部集子辑录了他从事小说创作以来陆续发表在全国各地刊物上的大部分小说。用我区老作家白雪林先生的话说:"小说已
以NRT1.7突变体(nrt1.7-3)和哥伦比亚野生型植株(col.0)为材料,研究NRT1.7基因对植株产量和氮素利用效率(NU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花期、角果期nrt1.7-3突变体叶片SPAD值显著升高,出现
砾屑灰岩在华北地台寒武系—奥陶系广泛发育,竹叶状灰岩只是其中一种,且所指范围界限模糊,常与其他类型的砾屑灰岩伴生在一起。古代陆表海提供了砾屑灰岩广泛发育的环境基础
<正>中国共产党在艰苦卓绝的伟大斗争中,产生了自己的领袖毛泽东,并且确立了他在全党的领导核心地位。在毛泽东这个全党领导核心的领导下,中国人民战胜千难万险,获得了中华民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中最具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在新能源开发和利用领域已成为世界各国竞相研究的热点。聚光光伏系统能有效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