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深化改革、社会急速转型的时代背景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社区居民的需求意识日益增强,表现为需求的种类日益丰富,对社区服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换句话说,宏观社会环境的变化需要相应的社区服务的创新。在服务型政府理念的指导下,在社会服务领域已经由政府包办逐渐转变为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其中,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社工机构以及社会组织已经成为重要主体,逐渐成为一支专业的社会服务力量,能够较好的弥补和修正社区服务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对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的方式和对策进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资料收集是通过在实习过程中的访谈等方式获得的,结合个案分析法等丰富和分析相关资料。首先,分析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的必要性和现实可能性,一方面,指出服务主体多元化的趋势使得社工机构的参与成为必然,通过探究目前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分析社区服务需要社工机构的参与;另一方面,对目前社工机构的发展现状进行梳理,从社区服务和社工机构的性质匹配度、政策法规、实务实践等方面,总结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的现实可能性。其次,借鉴深圳模式、苏州姑苏区模式,分别对其取得成效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找出其中可以借鉴的经验。最后,对S中心的具体的实践进行分析,探索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的方式。本研究发现,在政府购买服务的行动支持下,社工机构可以采用直接和间接的方式参与社区服务,扮演服务提供者和资源链接者的角色。具体来说,根据合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分为与政府合作参与社区服务、与企业合作参与社区服务、与其他社会组织合作参与社区服务、社工机构独立参与社区服务。在具体分析每一种实践方式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在参与社区服务过程中社工机构存在的一些问题。为了更加全面的把握问题出现的原因,本文采用swot分析方法,从内部、外部进行整体分析,找出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通过以上分析,本文就如何进一步推进社工机构参与社区服务给出建议。从社工机构层面,要增强自己的专业能力,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提高社工机构的影响力,建立品牌识别体系;针对社区特点,开展差异化的服务;通过多种途径全面了解社区居民的需求,为社区居民提供有针对性服务;加强与不同利益群体的沟通,保证服务的顺利实施。从政府层面,完善社工机构的管理体系,优化操作流程;加大对社工服务机构的宣传力度,提升社工机构的认可度;加快支持型社会组织建设,因地制宜的选择社工机构的培育方式。从社区和社区居民层面,转变社区居民的观念,强化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加强对社工机构的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