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飞网络形象传播效应研究

来源 :大连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岳飞是体现中华文明价值观的历史英雄,是传统文化中忠勇正义的化身。人们如何看待岳飞,折射出一个时代的文化心态与价值变迁。针对近年来网络中出现的“贬岳褒秦”现象以及人们对传统“忠奸正邪”的争议与颠覆,本研究借鉴传播学、框架建构理论、结构主义叙事学、“记忆之场”等学科理论,采用内容分析、文本分析与话语分析,通过对众多网络言论数据的收集与统计,试图勾勒一幅岳飞传统形象被解构之过程、表现与原因的历史图谱。  本研究总结出一条从“传统经典故事”到“近代民族叙事”再到“当下以职场权术解构岳飞”的流变历程。首先,岳飞经典故事中具有逻辑自洽的“天道好还、因果报应”审判模式被颠覆为“善恶无报”;其次,从1903年“史界革命”将岳飞置于民族叙事框架,到2003年“岳飞是不是民族英雄”大讨论引发日后对岳飞的“去神化”与“戏说”热潮,在这百年中,岳飞被不断附加各种意识形态,而被形塑为一个影射时政的政治符号。研究发现,岳飞之死在历史上牵动了无数人心,当下许多人却因为岳飞的“失败惨死”而不再承认岳飞道德风骨的不朽价值。秦桧之流只能将岳飞形体强行灭迹,但是当国人都在口头上称岳飞为“爱国英雄”,但却心照不宣地默认这种人“不适合社会、必须得死”而避而远之,岳飞在我们心灵中的历史生命实际上已经死亡。基于以上发现,本研究对当下国人围绕岳飞精神所体现出的历史观、历史记忆与历史信仰进行反思,揭示了其中信仰缺失、价值迷惘、精神颓势、生存焦虑等文化问题,以及传统价值观与现代价值观在当下社会的冲撞。最后,对岳飞精神在当下道德重建与传统文化回归方面的现实启迪与历史价值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笔者编制了调研问卷,在重庆大学中选取500名学生作为样本展开调研,用实证的数据揭示网络舆论传播和舆论引导中的规律。探讨不同的舆论引导机制的形成机理和引导效果,为分析研判
文章重点讨论了在媒介技术不断发展、媒介大融合趋势越来越明显的背景下,“大阿里”战略成员如何通过整合运用各种不同媒介以不同形式来进行品牌传播活动,以取得市场竞争中有利
期刊
2012年,在选秀、相亲、求职类节目相继火遍电视荧屏之后,电视娱乐节目中又刮起了一股怀旧风潮。从深圳卫视的《年代秀》、山东卫视的《歌声传奇》、安徽卫视的《黄金年代》、央
期刊
新媒体时代,省级党报既面临着内部的制度约束,又面临着外部的市场挑战,特别是新技术、新媒介的冲击,让省级党报内外交困。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好省级党报与新媒体的融合,促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