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打着“反传统”旗帜兴于中国文坛的先锋小说,一直被认为是西方文学思潮移植的结果,存在于与“传统”相悖的世界中。其实不然,中国先锋派小说因其历史的本土性和生活的此在性使其文本摆脱不掉中国的传统资源。只要潜心阅读,便可窥见它们在先锋魅影下的传统灵魂。在先锋作家创作的作品中,有着源自佛教的轮回说,宿命意识,有着以巫术、方术为特征的吴越巫楚文化,这些都是先锋小说中故事叙事的背景,情节开展的氛围,甚至是构筑文本的基石。这意味着先锋作家在吸收了西方文学观念之后,能够将之内化到自身的文化体系中,进而将一种独特的感知方式熔铸在价值体系和文学观念的审视上,创作具有中国传统神秘感的叙事文本。本文以先锋小说中神秘主义的传统资源为切入点,尝试着脱离西方理论框架的束缚,将先锋小说放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脉络上进行审美评价,从先锋小说的精神内核和文体形式两方面来探析先锋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在联系,以此来构建先锋小说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相连,展现传统神秘文化的意义和价值。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梳理先锋小说在中国的研究现状,指出当前学界的评论多是囿于叙事技巧以及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框架内,这实则是对先锋小说的一种漏读,从而表明本论题研究的价值和意义。 第二部分:第一章。首先,理清本文对“神秘主义”的界定,而后,点明中国作为一个东方古国,神秘文化一代一代地流传下来,已有了不可估摸的漫长历史,它是人们无法绕越的文化存在,这种神秘文化作为我国的文化底蕴自然反映到文学创作中。由此,按照文学发展史的脉络呈现出神秘主义与中国文学的紧密联系。 第三部分:包含本文的第二章至第五章。通过传统文化热的兴起,域外神秘主义文学的移植、非理性主体意识的萌发三个方面说明了神秘主义创作在先锋小说中复归的缘由。并通过详尽的文本解读,分析先锋小说中精神内核和文体形式的神秘色彩。最后概括了先锋小说神秘主义创作的意义指向和价值。 第四部分:结语。对先锋小说的神秘主义传统资源进行总结,指出先锋作家们是借由中国传统的神秘文化而实现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消解与反叛。一方面,中国传统神秘文化中非理性因素实现了先锋小说与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对理性质疑的相沟通;另一方面,中国原始的萨满教和传统的圆形思维,让先锋作家们在借鉴西方作家的写作技巧时显得轻车熟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