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侵袭性基底细胞癌(Aggressive Basal Cell Carcinoma,A-BCC)与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Non-Aggressive Basal Cell Carcinoma,NA-BCC)瘤细胞的基本生物学行为;并在此基础上选择出适当的指标,为临床不同生物学行为的BCC的判断、治疗方法的选择、预后和随访提供确切有效的依据。方法 本回顾性研究共纳入78例BCC石蜡标本。在Sexton分型的基础上,切片行:(1)HE染色,光镜下检测瘤细胞的凋亡指数、坏死程度、分化方向和局灶淋巴细胞浸润程度;(2)SP免疫组化法,检测M30 Cytodeath、p53、Ki67、von-Willebrand Factor(vWF)和VEGF抗原,并采用以体视学原理为基础的TMVLD测量法和传统的TMVD测量法对肿瘤间质中微血管进行评价。利用SPSS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NA-BCC组发生癌巢中央坏死程度要大于A-BCC组;两组瘤细胞分化方向的构成比以及局灶淋巴细胞浸润程度(FLID)的等级上无统计学差异。 2.A-BCC组的AI(HE)、AI(M30)和PI的均值皆明显比NA-BCC组的高,其中A-BCC组的AI(M30)和AI(HE)与PI在统计学上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 3.A-BCC组的p53阳性表达等级较NA-BCC组的高。 4.TMVLD测量法和TMVD测量法的结果显示A-BCC组的肿瘤微血管(TMV)生成较NA-BCC组的高;尽管BCC的TMVLD与VEGF的表达成正相关,但两组的VEGF表达的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5.本研究未发现BCC的AI和PI与TMV或FLID在统计学上有相关性。 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基底细胞癌的自发凋亡及其微环境的研究结论 1.NAECC的瘤细胞增殖缓慢、生存时间延长、凋亡减少,处于“良旺”的积累、扩张阶段。A-BCC的瘤细胞凋亡与增殖水平明显增高,恶性度增加。 2.推测 TMV的缺乏可抑制 A-BCC和 NA-BCC的增殖并促进两者的凋亡或坏死(前者以凋亡为主、后者以坏死为主),并且是导致NA-BCC与A-BCC进行恶性克隆选择的环境因素之一。 3.AI. PI和 TMVLD是衡量BCC侵袭性较好的指标。 4.TMVLD测量法较TMVD测量法更敏感。此外,M30 Cytodeath免疫组化方法和显微镜下观察*卫.染色切片的方法检测不同凋亡时期的瘤细胞,结果较好,为临床病理科医生积累了观察凋亡的经验。 5.Sexton分型能较准确的区分NA-BCC与A-BCC,若结合瘤细胞的AI、PI和 TMVLD等指标参考,则可对BCC的生物学行为做出更准确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