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和转速对柴油内燃机尾气污染物持久性自由基的影响研究

来源 :昆明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nsyx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加剧了空气质量的恶化;道路车辆的数量急剧增加,使交通运输业成为影响空气质量的重要污染源之一。其中,柴油内燃机因其使用率较高,且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严重危害性,日益引起了研究人员的关注。柴油燃料的不完全燃烧导致众多尾气污染物的排放,并引发多种危害,柴油内燃机尾气污染物是引发空气污染的重要源头之一。尾气中的颗粒物是雾霾天气形成的重要原因,并对呼吸系统有害;碳氧化物会影响全球气候及全球碳循环;氮氧化物会引发光化学烟雾;硫氧化物会导致酸雨。此外,尾气中的多环芳烃是一种至少含两个苯环的芳香族化合物,作为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机物,具有潜在的致癌和诱变作用,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尾气中的污染物还可随大气进行远距离迁移、或通过干、湿沉降到水、地表及土壤中,在更大的环境范围内和更广的环境介体中产生影响。柴油内燃机尾气污染物主要以气态和颗粒态的形式排放到大气中。目前,针对柴油内燃机尾气污染物等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尾气中常规污染物的定性定量分析,往往忽略了环境持久性自由基这一存在很大环境健康风险的污染物。通常情况下,尾气污染物形成的环境持久性自由基,其寿命较长,会随尾气颗粒物一起排放到大气环境中,且随大气颗粒物长距离迁移,进入人体诱导细胞产生·OH,造成DNA氧化损伤。本研究首先运用大气模拟综合控制系统,模拟柴油内燃机在海拔高度0 m、1000 m、2000 m和柴油内燃机转速1200 rpm、1800 rpm工况下的排放过程,分别通过与改装后的大气采样器相连接的玻璃纤维滤膜和聚氨酯泡沫采集尾气颗粒物和气相污染物。结果发现,在低转速的工况下,尾气颗粒物浓度远高于高转速下的排放浓度;相同转速下,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排放的含碳颗粒物增多,石墨化程度升高,尾气颗粒物浓度也明显增大,其最大值可达136.95μg/L。柴油燃料在不同海拔和转速下产生了含碳化合物,其中一部分被吸附或凝聚在尾气颗粒物表面。低转速高海拔工况下,柴油内燃机由于气缸内缺氧,更多的燃料不完全燃烧,因而产生了更多的含碳污染物。这些都导致高海拔低转速工况下更多的柴油内燃机尾气颗粒物的排放,增大了尾气颗粒污染物的暴露风险。1800 rpm转速下由于高耗油量和高发动机磨损而排放的金属浓度则高于1200 rpm。柴油内燃机尾气颗粒物及气相物质中均检测到了高环境风险的多种多环芳烃,主要为低分子量的萘、苊烯、菲、蒽、荧蒽和芘六种多环芳烃。尾气多环芳烃主要以二环到三环组成,且主要分布在气相中,固相颗粒物中浓度较低。柴油内燃机转速对尾气多环芳烃排放影响不大。相比低海拔高度,高海拔工况下产生的多环芳烃浓度明显较高。在分析了尾气污染物组成的基础上,本论文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0 m、1000 m、2000m)和转速(1200 rpm、1800 rpm)下柴油内燃机尾气污染物中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排放特征,并通过对颗粒物样品在连续紫外光照和黑暗条件下长期观测实验,考察环境持久性自由基的信号强度、浓度、g因子、半峰宽随工况和时间的变化。相比较高柴油内燃机转速和低海拔工况下,低转速和高海拔产生的尾气固体颗粒物自由基信号明显更强,产生了更多的以碳为中心的自由基。这归因于低转速和高海拔工况下燃料的不充分燃烧产生了更多的含碳污染物。另外,低转速和高海拔下,颗粒物持久性自由基的g值明显更低,这进一步表明低转速和高海拔工况排放了更多的含碳有机物。低转速条件下排放的尾气颗粒物自由基半峰宽明显更大,大概为高转速下的2.5倍。表明低转速工况下排放的尾气颗粒物中含有更多类型的自由基,产生了更为复杂的中间产物,其尾气污染物成分更为复杂。相比紫外光照条件,黑暗条件下的自由基信号相对更稳定,紫外光照条件可能使部分自由基发生了猝灭。由于较高的颗粒物浓度,高海拔低转速工况下单位时间和体积标准化的自由基浓度较大,其最大值分别为6.83E+17 spins/h和1.14E+18spins/10~3 m~3。而高海拔低转速下单位质量标准化的自由基浓度较低则归因于颗粒物含碳结构的高石墨化程度。对柴油内燃机尾气颗粒物中自由基与金属、多环芳烃作关联性分析发现,气缸中燃料热解形成的含碳结构可能是尾气中持久性自由基信号的主要来源。
其他文献
电絮凝技术适用于复杂水质水体的处理,处理效果好,且环境适用性强,因而一直受到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其中对电絮凝电极连接模式的探讨是这个技术的热点之一。黑臭水体是一个复杂的污染体系,因而电絮凝法是一种较好的选择。本研究使用双极电絮凝对对黑臭水体进行处理,设计了一种塔式双极电絮凝反应器,以达到去除水体中的浊度,S2-和PO43-,并使水体富氧的目的,实验结果如下:(1)通过小型双极电絮凝反应器处理效果可知
果蔬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营养来源,果蔬在采收后,品质发生劣变,容易腐败变质。因此,果蔬保鲜非常重要。本实验以KGM、纳米二氧化硅为基材,添加适量甘油,制备KGM/纳米二氧化硅复合膜,采用磁力搅拌以及超声波处理对膜的特性进行优化,并将膜液应用于草莓的涂膜保鲜中,对草莓(Fragaria ananassa Duch.)的贮藏品质进行了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1.复合膜的制备:以复合膜的透光率(T)
学位
学位
乳腺癌是全世界女性发病率最高的肿瘤类型,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全球女性健康的主要公共卫生问题之一。肿瘤干细胞是一小部分具有自我更新能力、成瘤性、多向分化潜力的肿瘤细胞,被认为是癌症的起点,并在癌症的复发和转移中起到了关键作用。靶向肿瘤干细胞的治疗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方向。研究显示E3泛素连接酶BCA2(breast cancer associated gene 2)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膜受体的运输、以及
目的:构建1.3倍乙肝病毒(HBV)B2、B3、C1、C2、I1亚型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细胞模型,观察HBV抗原表达情况及转染不同HBV基因亚型后对细胞周期的影响;利用Cas9/g RNA双表达载体系统,筛选出针对不同HBV亚型的最适靶标序列或序列组合。方法:将1.3倍乙肝病毒(HBV)B2、B3、C2亚型全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瞬时转染不同背景的五株肝(癌)细胞系,收集24、48、72、96、1
药物滥用被认为是一种成瘾性的脑疾病。了解药物滥用和毒品成瘾的脑机制,特别是其所涉及的神经回路及其分子机制是解决成瘾问题的一大关键。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直接使用药物的人员身上,对间接暴露于药物作用下的子代的研究不多。孕期毒品暴露不仅影响胚胎的生长发育,也会影响子代的生理和心理发育。但由于社会环境的复杂性,结论并不统一。因此有必要利用相对简单的动物模型进行研究。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胚胎期吗啡暴露对成年大
基因组不稳定是癌症发展的一个“有利特征”,与正常组织细胞相比,癌前病变和肿瘤细胞的DNA损伤及复制应激程度普遍较高。p53作为重要抑癌基因,不仅能调控细胞周期阻滞、诱导细胞凋亡,还能调节DNA损伤修复等信号通路维持基因组稳定,抑制肿瘤发生。然而,据统计约有1/2的人类恶性肿瘤中都存在着p53的缺失或突变。并且p53突变主要发生在p53蛋白的DNA结合区域,使p53蛋白失去了序列特异的转录活性,导致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们生命健康的重大疾病,尽管肿瘤的治疗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抗肿瘤药物的研发还是任重而道远。在超过50%的肿瘤患者中存在p53基因的突变,p53基因突变后获得功能而变成癌基因可促进肿瘤的发生和发展。目前证实了突变p53可作为抗肿瘤药物的靶点,其中采用小分子化合物使mutp53恢复野生型功能是一研究的热点。紫铆因(Butein)属于黄多酚类物质,具有消炎、抑菌、抗病毒、抗肿瘤、保护心血管
我国农田土壤重金属超标严重,目前已知污染土壤的修复方式虽有很多,但大多是室内盆栽实验,野外大田实地修复的研究较少。本研究首先对云南省个旧市大屯镇试验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和土壤基本理化性质进行调查,根据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将实验地划分为3个不同污染程度的区域,对重度污染区采用钝化修复、中度污染区采用玉米间种超富集植物修复、低污染区采用低积累蔬菜种植3种修复方式。对高污染区的钝化修复采取1%硫酸亚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