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oS与负载均衡路由及相关技术的研究

来源 :南京邮电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akurabb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QoS路由是网络QoS控制技术的一个关键技术,它的基本任务是为一次连接寻找一条有足够资源、能满足QoS要求的可行路径。随着各种业务量的增加,网络拥塞现象日益严重,负载均衡的目的就是实现网络资源的优化使用,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基于负载均衡的路由算法可以使网络中的不同链路、路由器和交换机之间平衡业务负荷,更好地避免部分资源被过度使用而另外一部分为未充分利用。随着无线宽带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频谱资源愈显“匮乏”,能够提供“伺机接入”的认知无线电技术开始被重视,这也给路由算法带来了新的挑战。论文主要研究了不同网络模型下的QoS路由与负载均衡路由算法及相关技术。时延约束下的最小费用路径问题是一个典型的QoS路由问题,论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拉格朗日松弛法的路由算法,通过将链路费用参数吸收到延时参数中,同时在迭代过程中结合延时约束条件,可以在多项式时间内找到一个最优或较优解,并对该算法进行了分析和仿真,证明了算法的正确性。蚁群算法属于仿生学算法,被大量应用于求解NP完全问题。论文针对实际网络的特点,提出了并行迭代方式的蚁群优化算法,并通过仿真说明了该算法在性能上与采用串行迭代方式的算法持平但在实际消耗的时间上远小于串行方式。如何根据带宽请求合理建立LSP,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是MPLS的重要研究方向。论文在分析最大流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MCRA算法,在选择路径时,算法同时考虑到了最大流零流边对最大流的影响以及MPLS网络中各出口-入口对之间带宽资源的竞争。仿真结果表明,与参与测试的算法相比,最小竞争路由算法能够接受更多的路由请求。针对支持多速率传输的无线Mesh网络,以博弈论中的循环囚徒困境的“针锋相对”战略为启发,论文提出了节点间亲密度的概念,并以此为因子激励节点间的合作。节点是否对RREQ分组进行转发取决于是否符合自身利益,它们的决策影响到相关节点间的亲密度。最后通过仿真证明了该方法能够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在认知无线电Mesh网络中,由于此用户采用“伺机接入”方式与主用户共享信道,因此给定数据传输需求和有限频谱资源限制的条件下,为了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用户的数据传输需求,必须将路由、调度和频谱分配联合考虑。频谱分配算法是认知无线电网络中路由算法的关键技术之一,为此提出了基于图论的分配算法,算法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最大化分配的信道带宽,另一个是最大化同时活动的用户数。算法结合了染色模型和二分图匹配模型的优点,仿真结果表明算法改善了CR网络的性能。
其他文献
本文对加氢精制催化剂失活原因进行了分析。本研究的失活样品来源于中原乙烯裂解汽油加氢装置上的催化剂,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等离子发射光谱和红外等分析手段对样品组成进行
本文首先介绍了数据流概要数据结构构建技术及其发展现状,说明了数据流概要构建技术应用于大型零售商业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必要性,分析了如何将数据流概要构建技术应用于大型零
[摘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的日益强化,对外直接投资在国际投资中的比重不断上升,对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与竞争力的迅速提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可以充分利用国际资源和技术优势,不仅能够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利用好全球化给我们提供的便利,还有利于开拓国外的市场,提高本国的资本收益率。本文对我国企业在对外直接投资中所面临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了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探讨成人包皮环扎术使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金因肽)对临床治疗效果的影响.通过对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2013年5 月-2013 年7 月间的60 例成人包皮环扎手术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和
目的建立人肝癌多药耐药细胞系并研究其耐药特性及机制。方法应用人肝癌细胞株HepG2,采用阿霉素(ADM)浓度梯度递增诱导法,建立多药耐药细胞系HepG2/ADM。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用MTT
与全国和省级海岛保护规划不同,市县级海岛保护与利用规划更注重发挥其综合管控的作用,因此,其编制需满足可行性、整体性、控制性及兼顾保护等4点技术要求。以青岛市为例,从海岛
获得性中性粒减少包括原发和继发性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药物诱导的中性粒细胞减少、成人非免疫性慢性特发性中性粒细胞减少、新生儿自身免疫性中性粒细胞减少、Felty综合
价值是相对于企业的所有者或股东而言的,一家企业在一定期间为股东创造了多少价值或者说该企业价值多少,是指该企业对它的所有者而言的价值,而不能是它自己对自己的价值。EVA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中多药耐药性对介入治疗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52例不能手术的肝癌患者,分为TACE联合PAI治疗组和单纯TACE治疗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块缩小情况并随访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