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始是成功一半,初中物理,是物理学的起步,打好基础,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养成物理学习的良好态度是必要的。2013年钦州市浦北县全面推进课改,希望将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做一个只懂笔头填文字的书呆子。我国也早在2000年时提倡素质教育,让学生全面发展,不单是智的发展,动手能力也要上升。笔者在平时教学中通过对比农村中学与县城学校的物理成绩,发现两者存在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原因引起的这个差距,引起了笔者的关注。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问卷的方法发现农村与县城学校,在教学上的不同,县城学校因为实验器材充分,老师在课堂上除了做演示实验外,还能让学生参与分组实验,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动手做,边做边学。而农村中学,由于教学条件的限制,实验室的缺失和实验器材的缺失,物理课堂几乎成为文科性的理论课堂,实验几乎都是由文字代替,学生只能通过文字去理解实验。所以笔者猜想,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是不是与动手实验有关?通过动手实验的教学方法是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还处在感性认知阶段,老师的上课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喜好程度,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由于农村初中条件的限制,没有足够的物理实验仪器,不能开放实验室,也为了让学生能尽可能的领略自己生活中的物理,在学习、了解和分析后,笔者针对动手实验、边做边学对自己的课堂进行改革,课本上的演示实验,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利用生活中常见物品进行实验。通过利用生活物品做实验,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所隐藏的知识,发掘生活中的美好,进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让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态度。通过物理实验的制作与开发,改变学生的一部分课后作业,让学生不用单靠笔才能完成作业,通过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和制作自己喜欢的事物时依然能够完成学习的任务。希望通过课堂的改革,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在平时的生活中学习物理,在物理中找到生活中现象;让学生们能快乐的学习,健康快乐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