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思在高级的认知活动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当代认知心理学家发展的写作模式中构思有着重要的地位,并已成为众多从事二语研究的学者们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以任务型教学法和二语写作研究成果为理论框架,考察了三种不同类型的构思对学生的一篇议论文写作的复杂度、准确度和流利度的影响。参加试验的是36名高二的学生。他们被均匀分为四组。一组为对照组,即无构思组。其他三组分别为任务前构思组、即时构思组和综合构思组(任务前构思和即时构思的结合)。此四组分别被赋予不同的构思条件,并按要求完成一篇议论文写作。试验结果表明三种类型的构思都从不同的方面促进了学生作文的质量的提高。任务前构思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准确度(无错误从句的比例,p<.05);但没能提高其复杂度和流利度。即时构思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复杂度(不同形式动词的数量,p<.05)但未能影响其准确度,流利度反而下降。综合构思仅仅提高了学生作文的复杂度(不同形式动词的数量,p<.05),而对准确度和流利度没有显著效果。试验结果进一步验证了“权衡效果”的存在,并且我们认为,对低水平的二语学习者来说,权衡效果不仅仅存在复杂度和准确度之间(Skehan,Foster,1997),也不仅仅存在于流利度和准确度之间(Wendel,1997),还存在于流利度和复杂度之间。鉴于综合构思并没有取得之前预计的理想的效果,我们认为应归因于“水平封顶效果”,即对于水平较低的二语学习者来说,不论提供的构思条件多么充分,但其有限的外语知识限制了构思作用的发挥。根据实验的结果,我们还提出了一些对英语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