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以房养老”作为国外已经实行几十年的经验模式,这一模式在欧美和日本都成功缓解了由于老龄化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影响。尤其是在信贷业务发达的美国,这一模式更是由于政府的支持和民间结构的合作,非常有效地发挥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金融工具创新及保障老年人晚年生活等的作用。我们应该学习借鉴其能够为我们所用的地方,通过“以房养老”这一新模式来完善和弥补现有养老保险体制的不足。但是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作为新事物,这一模式在我国推行面临着非常大的挑战。由于我国养老思想和传统养老模式的限制,不少老年人对“以房养老”模式保持怀疑态度,这种情况使得推行变得非常困难。我国有一些城市曾经率先尝试过推行“以房养老”这一模式,但都由于种种原因并没有形成规模,因此,我们可以将这些经验作为在广州推行“以房养老”模式的参考。 方法: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比较借鉴、实证分析以及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对“以房养老”模式的需求的影响因素的微观和宏观分析,从国外的历史经验中抽象出理论框架构成经济学模型,再把这一理论框架用于指导“以房养老”模式的应用于现实中的实际推行。本文对调查数据采用了人口学描述性分析的方法和卡方检验,深入挖掘数据间的联系。 结果: 通过数学模型的建立本文对广州居民对“以房养老”的需求进行了微观和宏观的经济学分析,归纳了影响广州居民参与“以房养老”业务的决策的宏观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人口、经济、政策和其他因素。通过对广州居民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广州市居民对“以房养老”这一概念的认知情况认可程度,但是需求与认可度间没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广州居民对“以房养老”项目总体认知度与认可度不高,在广州推行“以房养老”具有一定阻碍,但是这一模式仍有潜力。在广州推广“以房养老”需要结合具体市情和文化特点,设计适合本地的具体项目,同时需要市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