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十四大开始,我国政府报告不断强调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环节的作用。尤其是在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高效地利用有限资源成为经济发展的关键。由于我国国企改制上市的特殊性,公司之间难以彻底分离,关联交易普遍存在。关联交易一方面能利用构建的内部市场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弥补外部资本市场的不足;另一方面也会被用来操纵盈余,粉饰财报,影响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效果。而机构投资者作为重要的外部股东,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发挥监督功能,规范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行为,同时在资本市场引导资源流向。因此本文试图探讨关联交易,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本文采用规范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意义、方法、主要内容及创新点。其次,本文将关联交易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源配置效率影响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述评,并对委托代理理论、理性经济人假设理论和信息不对称理论进行分析。第三,本文在现有文献基础和理论基础上分别探讨了企业关联交易(关联担保、关联购销、关联资产、关联资金)以及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对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了关联交易和机构投资者持股行为共同作用下对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提出相应的三个层次的假设。本文选取2007-2014年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构建了相应的三类模型,应用回归分析方法对假设进行验证。本文研究结果表明:1.关联交易行为对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由于其类型不同产生的效果也不同。关联担保类交易不利于资源配置效率提高;而关联资产交易和关联资金交易会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关联购销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没有显著的影响。2.机构投资者能够充分发挥其监督和治理作用。机构投资者的持股行为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的效率。3.机构投资者会抑制关联担保交易对资源配置效率的负面影响,并且能够促进关联资金交易发挥对资源配置的积极作用,但关联购销交易与关联资产交易在与机构投资者的共同作用下对资源配置效率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本文从宏观角度,将关联交易分类,研究了关联交易和机构投资者持股对资源配置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的研究对于规范关联交易行为,引导机构投资者发展,完善资本市场以及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有一定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