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中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johnason1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全球能源系统危机四伏,在能耗巨大的建筑领域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意义巨大。在建筑中主动式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就是将建筑与太阳能烟囱整合,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直接在建筑中生产电能,是建筑中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新途径。目前,在建筑中主动式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研究刚刚起步,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技术领域,致力于解决建筑中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效率优化的问题,而对建筑空间与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的整合,太阳能烟囱发电系统对建筑外部造型、内部空间的影响等建筑设计方面的问题则鲜有涉及。本文从建筑设计的角度出发,对太阳能烟囱效应在建筑中的主动式应用进行探索,在整理相关研究成果、分析研究动态的基础上,讨论了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空间结合的可能性,并提出了建筑与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系统整合的设计要点,最后结合实际案例——如东新区会馆方案进一步探讨建筑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本文共七章:第一章介绍研究背景并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界定研究对象,阐述研究意义,明晰研究思路。第二章为相关理论和实践动态综述,研究了太阳能与风能在建筑中的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和太阳能烟囱效应在建筑中的利用,详述了三者的发展历程、现有成果以及研究动态。第三章对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基础理论进行深入研究,阐述了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的基本形式与组成、发电功率影响因素,并介绍了太阳能烟囱效应发电目前遇到的瓶颈和综合运用的潜力。该章节为建筑中主动式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研究打下了理论基础。第四章和第五章对建筑中主动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设计策略进行了探索:第四章讨论了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空间结合的可能性,并分析比较了不同的结合形式;第五章首先分析了主动式应用的前提条件,接着从空间整合、效率优化、技术、安全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了主动式应用的设计要点。第六章以笔者实际参与项目——如东新区会馆建筑方案为例,根据前文提出的太阳能烟囱与建筑的结合形式和设计要点,提出了建筑主动应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具体设计方案。第七章为结语部分,概括了本文主要论点,并分析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正>一、上市公司在内部控制方面取得的成绩(一)政策法规不断完善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与完善,政府也愈发地认识到内部控制对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发展的重要性,根据我国
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飞速发展,水电、风电、核电等发电技术较从前获得明显提升。新时期,电力建设市场的管理体系与运行机制日益完善,人们已清楚地意识到电力工程造价管理的重
本文运用FAVAR模型,根据中美两国1985-2010年相关变量的时间序列数据,对人民币升值能否纠正中国国际收支失衡问题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出口退税和中美两国GDP增长率对中
目的 应用扩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imaging ,DWI)和灌注成像 (perfusionimaging,PI)观察超急性期脑梗死影像半暗带的转归。方法 对 41例发病 2~ 72h(其中 3 1例发病
采用全自动荧光酶免疫分析仪(mini VIDAS)进行初筛,用沙门氏菌显色培养基进行复筛,再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 Compact)进行阳性菌株的生化性状鉴定。经过30 h增菌之后,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前的仔猪。仔猪出生后的生存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恒温到常温,从被动获取氧气和营养到主动吮乳和呼吸来维持生命,生理上发育不完善,导致哺乳期死亡
目的:建立当归流浸膏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对当归流浸膏中阿魏酸和藁本内酯采用薄层色谱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梯度洗脱法进行定量检测,色谱条件为Diamonsil ODS C18柱(25
<正>对于十七大之后的出版业发展趋势,我表示一个最为坚定的看法: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出版业势必大改革大发展。这是十七大之后出版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下面对出版业发展趋势及
互联网时代特征必将对工业设计的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策略制定产生深远影响。文章概括论述了互联网时代工业设计的组织管理特征和工业设计在产品不同时期的管理特征,提出互
目的:研究经脾脏注射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对大鼠小肠移植免疫耐受的诱导。方法:健康成年F344大鼠为供体,SD大鼠为受体。随机分为4组(n=10),A组(阴性对照组):移植前7天,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