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审计意见是注册会计师向信息使用者传达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载体,是信息使用者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不同类型的审计意见代表着不同的涵义和作用,显示和传递着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的不同信号,而在每年非标准审计意见中占大多数的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无疑是特殊的,其前提是无保留意见,即表明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不存在重大错报,但是强调事项段的增加使其显然区别于标准的无保留审计意见。2010年11月1日,我国颁布了《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2010》,于2012年1月1日起全面实行。新准则对第1503号准则《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进行了实质性修订,扩展了强调事项段的内涵和范围。而随着2015年1月15日国际审计与鉴证准则委员会(IAASB)完成了国际审计报告准则的改革,包括强制和扩展使用强调事项段、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加强对持续经营的披露等,我国也紧随其后准备相关修订事宜。可以想见,该种类型审计意见的内容将会越来越丰富。那么,我国新准则实施后,目前阶段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如何呢?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研究。首先,本文从国内和国外两个方面回顾了审计意见信息含量方面的相关文献,发现单独对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进行的研究相对较少,大都将其归入非标准审计意见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或者分离出强调内容为持续经营的部分进行研究。随着强调段内容的不断改进,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是否真正实现了其应有的决策价值是值得探讨的。同时,从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显示理论和价值相关性出发,对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梳理,阐明了其对决策的有用性。其次,本文从不同信息使用者的角度出发,在理论层面上对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进行相关需求分析,归纳整理出不同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且有利于决策的一些强调事项信息披露内容,为后续问卷调查做了准备。然后,本文以新审计准则(2010版)开始全面实施至今的四年即2011-2014年为研究时间段,对上市公司年报审计意见类型进行总体分析,并从具体层面着重对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的分布和信息披露内容进行描述性分析,从而对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的披露现状进行了解和剖析。紧接着,本文结合总结的不同信息使用者最为关注的强调事项信息披露内容来设计问卷进行相关调查,根据反馈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调查得出的结果基本上支持了前面理论分析的预期,并得出了有13项内容是属于重要的强调事项的调查结论。另外,将问卷调查结果和实际披露情况作对比分析,印证了目前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的信息含量并未达到较高程度水平,以对信息使用者形成充分的决策支持。最后,结合相关问卷调查数据,本文总结了四点提高带强调事项段无保留审计意见信息含量的优化对策,即建议强化证券市场信息披露监管,同时修订审计报告相关准则,并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及法律责任,另外也要重视对证券投资者的引导与教育。在理论分析和问卷调查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在最后部分对上述研究结论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从修订审计准则、加强注册会计师后续教育和职业判断方面扩展了三点政策建议,同时提出了研究的局限性,展望了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