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GFAP、MBP表达的影响

来源 :南昌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gnz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瑞芬太尼预处理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髓鞘碱性蛋白(MBP)表达的影响,探究瑞芬太尼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保护作用的部分机制。方法:(1)将6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n=6)、假手术组(n=18)、脑缺血再灌注(I/R)组(n=18)、瑞芬太尼预处理组(n=18),除空白组外,各组均建造大脑中动脉梗阻模型(MCAO),造模成功后2h拔除线栓,再根据术后3个不同处死取样时间点6h、12h、24h进一步分为3个亚组,每组6只。(2)参考Longa 5分制法对大鼠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进行评分。(3)HE染色镜下观察缺血侧神经细胞在不同灌注时间点的病理变化。(4)TUNEL法检测大鼠神经元凋亡状况。(5)RT-PCR检测缺血侧脑组织皮质GFAP、MBP表达影响。结果:(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空白组、假手术组的神经功能症状在各时间点无缺损表现,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P<0.01);与I/R组同一时间点比较,瑞芬太尼预处理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评分减轻(P<0.05)。(2)HE染色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大鼠神经元结构形态清晰完整,未见明显异常改变。I/R组:在6h时胞体肿胀,排列不齐,在12h时细胞肿胀明显,染色疏松淡染,排列紊乱,在24h时神经元坏死和凋亡明显,水肿、肿胀减轻,胞体缩小,见大量固缩变性坏死神经细胞,细胞核消失,部分区域核固缩深染,坏死区炎性细胞浸润,胞质内见微空泡形成,瑞芬太尼预处理组在各时间点整体病理改变较I/R组减轻。(3)TUNEL法检测神经元凋亡结果:空白组、假手术组可见极少量的凋亡细胞表达;与假手术组相比,I/R组的阳性反应物的光密度值升高明显,凋亡细胞数量在各时间点明显升高(P<0.01);与I/R组同一时间点相比,瑞芬太尼预处理组的阳性反应物光密度值降低,凋亡细胞数量明显减少(P<0.05)。(4)RT-PCR检测GFAP、MBP表达结果:空白组和假手术脑组织GFAP、MBP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未见明显变化(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I/R组和瑞芬太尼预处理组脑GFAP、MBP mRNA表达在各时间点均明显升高(P<0.01);与I/R组相比,瑞芬太尼预处理组GFAP、MBP mRNA表达水平在各时间点明显降低(P<0.05)。结论:(1)瑞芬太尼预处理可以减轻大鼠脑缺血再灌注神经细胞的损伤;(2)瑞芬太尼可能通过调节GFAP、MBP的表达水平而参与脑保护过程。
其他文献
通过对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中文系和语言学院215名学生的问卷调查,探讨并比较了几个中国大陆和马来西亚的社会称谓语的使用差异情况,认为文化政治、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等是制
目的:探讨SIRT1(silent information regulator 1,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和突变型p53在结肠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意义,分析两种蛋白的表达与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2014年1—4月通过对昆明市主要园林植物在2013—2014年冬春季的持续低温气候条件下遭受冻害的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其冻害特点及影响因子。结果表明:在366种常见园林植物中,受冻
目的了解东北林业大学新生入学体检时转氨酶升高的原因。方法对2012年至2015年入学的新生中转氨酶升高者进行复查,找出转氨酶升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导致东北林业大学新入
磁性纳米材料由于具有很好的磁学性质和光学性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活体磁共振成像(MRI)以及光热治疗(PTT)。然而,在光热治疗过程中,机体产生热耐受性会降低光热治疗作用。既
研究西双版纳地区橡胶-云南大叶茶、橡胶-可可、橡胶-大叶千斤拔、橡胶-咖啡、橡胶-龙血树5种典型胶农复合生态系统及单层纯橡胶林、热带雨林土壤团聚体的稳定性特征、有机碳
通过对木结构规格材握钉力试件进行盐溶液处理研究。结果表明,盐溶液中规格材握钉力较清水条件下力小;随着盐浓度的升高,木结构试件的表面握钉力、侧面握钉力均呈下降趋势,但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尽快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战略转型,根本出路和核心动力在于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深入开展离不开金融的大力支持。金融资金作为农业科技创新最重
在小果油茶全分布区内,选择有代表性的18个居群,分析其叶表型性状变异状况,结果表明:小果油茶的居群内及居群间均存在广泛的遗传变异,且稳定性程度较差;小果油茶叶面积、叶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