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刮痧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表型”急乳蛾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方法:本次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就诊于厦门市中医院儿科门诊、急诊符合纳入标准患儿130例,年龄在1岁至14岁之间,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5例。试验组采用刮痧疗法配合中药口服治疗,对照组仅用中药口服治疗,疗程均为7天,对比治疗前后患儿症状、体征变化及中医证侯积分变化情况,并记录相关数据,进行数据整理和统计学处理,评价刮痧疗法佐治小儿“风热犯表型”急乳蛾的临床疗效。结果:1.本试验共纳入130例,127例完成临床试验观察,其中试验组脱落2例,对照组脱落1例,脱落率为2.31%。两组患儿治疗前一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2.治疗结束后,两组治疗方法均能降低中医证侯积分,试验组有效率为96.83%,对照组有效率为92.19%,两者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愈率为66.67%,对照组治愈率为42.19%,两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两组退热时间,治疗2天后,试验组退热率为71.43%,对照组退热率为53.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天后,试验组退热率为88.89%,对照组退热率为65.6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天后,试验组退热率为95.24%,对照组退热率为87.5%,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在改善咽痛、咽部体征、大便、小便、舌象、脉象/指纹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改善咽部体征、大便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在改善咽痛情况、小便、舌象、脉象/指纹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刮痧疗法配合中药口服治疗“风热犯表型”急乳蛾与单用中药相比,两种方法有效率相当,但刮痧辅助治疗后治愈率更高。2.在退热方面,刮痧疗法佐治能缩短“风热犯表型”急乳蛾的发热时间,有更好的退热效果。3.刮痧疗法佐治“风热犯表型”急乳蛾对咽部体征、大便情况有较好的改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