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正日益受到关注,而社交焦虑是发生率高,持续时间长,影响他们成就获得与人际关系和谐的重大心理问题之一。本研究力图克服我国已有社交焦虑的研究局限,探讨大学生社交焦虑干预的有效途径。 本文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 社交焦虑的研究概述:社交焦虑是一种常见的焦虑障碍,损害个体的心理与社会功能的正常发挥。行为主义、认知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以及人本主义等对于社交焦虑的原因有各自的解释。国外对于社交焦虑的干预以认知行为干预与行为干预、团体干预较多,普遍认为认知行为干预法优于行为干预法,团体干预优于个体干预。 第二部分 本研究的意义:社交焦虑是国内外大学生群体中的一个较严重的心理问题之一,而我国社交焦虑研究还存在界定、研究方法、疗效评估以及技术等方面的局限。本研究在力图克服现有研究局限的基础上,探寻干预大学生社交焦虑的有效途径,有其独特的实践意义和价值。 第三部分 实验:笔者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设计,将招募筛选的湖南师大22名来自不同专业的大学生,用行为干预和认知行为干预两种方法,进行为期1个月的团体干预,采用4个自陈量表和一个社交焦虑等级自评量表,测查两者的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 第四部分 讨论:对实验的统计结果进行讨论与分析,并探讨团体干预的疗效机制与团体指导者的特点,反思实验存在的不足,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五部分 结论:两种团体干预方法都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社交焦虑,认知行为干预法对被试人格的内外性向改变明显一些,而行为干预法对被试躯体不适感改善明显一些。认知行为干预法与行为干预法之间的干预效果没有显著性差异。讨论结果说明社交焦虑的干预效果主要来自团体治疗机制的共同要素的影响,而非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或行为干预这种程序或者技术上的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