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N材料Mg离子注入受主激活方法及器件应用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chy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电力电子器件(又称功率半导体器件)是电力电子技术的基础和核心。随着Si基功率器件已经接近其理论极限,其提升速度已经不能满足当前电力电子技术对电力系统更大功率、更低损耗和更高频率的需求。GaN材料具有禁带宽度大、电子迁移率高、耐高压等特点,是制备新一代高性能电力电子器件的优选材料。但受其外延材料质量和器件工艺水平的影响,GaN基高耐压器件的产业化进程面临诸多科学技术问题。其中尤为突出的是如何采用CMOS工艺兼容的离子注入技术实现p型掺杂。由于缺乏有效手段修复晶格损伤和提高Mg元素激活率,目前GaN离子注入p型掺杂技术效果仍不理想,导致多种成熟的终端技术难以被有效地应用到GaN功率器件的结构设计中。本文的主要工作围绕GaN材料中Mg离子注入受主的激活优化及器件应用展开,主要成果如下:1.对GaN材料中Mg离子注入及受主激活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实验研究与分析讨论,得到一种优化的基于常规退火工艺的受主激活方法,成功实现了GaN的p型掺杂。通过对比离子注入过程中有无保护层应用、不同温度条件下注入、不同退火激活温度、不同覆盖层保护的样品的修复和激活效果,分析在离子注入过程中Al N覆盖层和退火激活过程中SiO2覆盖层的作用。综合各种实验结果,本工作中得到的优化注入和激活条件为:分别在离子注入和高温退火激活过程中选择Al N和SiO2作为覆盖层,退火温度为1230℃,时长30分钟,气体氛围保持氮气氛围。Al N保护层有效抑制了离子注入过程中高能粒子轰击导致的非晶化问题。高温退火后的XRD摇摆曲线和未掺杂GaN相比无明显展宽,说明高温条件有效修复了离子注入导致的晶格损伤。XPS结果中,费米能级向价带顶靠近验证了p型掺杂的有效激活。热探针测试显示Seeback系数为正值,表明通过高温激活实现了GaN的p型导电转型。2.为进一步验证p型导电特征,我们利用离子注入进行GaN基p-i-n结构器件制备、表征及作为可见光盲紫外探测器应用的研究。该p-i-n二极管具有出色的整流特性,正向开启电压为3 V,和GaN材料的禁带宽度接近。EBIC测量和电致发光的结果充分证明通过优化的Mg离子注入及退火激活工艺可以形成全台面均匀掺杂的p型GaN。随后的光响应特性在365 nm处表现出陡峭的截止边,抑制比达到104,光响应度为0.35 A/W,显示出该p-i-n结构器件具有良好的紫外探测性能。该探测器的很多性能都可与商业化的GaN pn光电探测器相媲美。同时,在光电二极管中观察到内部增益机制,并证明其与漂移层内的局部态有关。考虑到光响应与反向偏压的相关性和瞬态响应特性,本工作用光生载流子场辅助跳跃的物理模型进行解释。该工作对高性能GaN电力电子器件及光电器件的研制具有重要研究意义。3.为进一步优化晶格修复与离子激活效果,本章工作研究了脉冲激光退火对Mg离子注入GaN材料的结构和光学性能修复的作用并提出了一种集成工艺的退火激活方案。结果表明,在脉冲激光退火过程中,Mg离子注入的GaN具有明显的结构及光学性能恢复和部分应力释放,由注入引起的缺陷、晶格无序和畸变可以部分被消除。透射结果说明可通过更高的激光能量密度或更多的脉冲次数来减少晶格紊乱并提高光学修复性能。拉曼和XRD结果也证实了可以通过增加激光辐照强度提高晶体质量。激光退火后在3.35 e V处增强的施主-受主跃迁信号说明部分Mg从间隙掺杂转化为替位式掺杂从而形成有效的受主激活。通过对常规退火和激光退火的样品的TEM测试,进一步分析了各种激活方法对Mg离子注入GaN材料的影响,并基于此提出了一种将常规退火和激光退火两种工艺集成的退火激活方案。
其他文献
现有锂离子电池技术的能量密度,难以满足电动汽车等日益增长的高容量需求,开发高比容量电极材料迫在眉睫。单质硅,具有极高的理论比容量、较低的嵌锂电位与高地壳丰度,是理想的高比容量负极候选者;但其嵌锂过程中伴随着高达300%的体积变化,会导致严重的颗粒粉化与活性层断裂等,使电池容量迅速衰减、失效。合理设计硅纳米结构,可有效容忍其体积变化;但其比表面积剧增、与电解液之间副反应增加,使电池首次库伦效率(IC
中子星是天文上一类十分致密的星体,质量介于白矮星和黑洞之间,核心密度远远超过饱和核物质密度,且旋转速度极快,从形成到最后冷却过程中,发射的电磁光谱包含从极高能伽马射线暴,X射线暴到低能光谱的各个电磁波段。如今中子星的研究已经不像以往单单靠光学电磁波段来获得信息了,随着多信使天文观测手段的发展,我们已经能够从引力相互作用方面出发的引力波信号,从电磁相互作用方面出发的中子星旋转脉冲信号,从弱相互作用方
在过去的十多年里,人工智能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各式各样的人工智能产品遍布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目前的人工智能产品都是建立在冯诺依曼架构的计算机之上,通过大量的算法编程实现的。这类计算机的存储单元和数据处理单元是分开的,在工作过程中,信息要在存储单元和处理单元之间来回穿梭,在当今的大数据时代,这无疑限制了计算机的工作效率。人类的大脑是一个错综复杂的网络结构,由101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家庭承包经营政策的演进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萌发、形成和发展一脉相承。该政策演进具有鲜明特征,具体表现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益日益充实化、经营方式日趋多元化,运行机制日益走向开放化、制度内在稳定性不断增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传承好、发扬好这些优质的特质,在稳定中不断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政策,以便更好地巩固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
在本论文中,我们主要在多个方面给出Hardy不等式的推广并给出其部分应用.在第一章中,我们从Hardy不等式的最基本推广形式出发,重新研究了Boyd的一个结论,拓宽了不等式成立的范围,给出取等条件,并发现了其对偶不等式.在第二章中,我们对J.Bergh关于单调情形的离散与积分Hardy不等式进行了改进与推广,形成这一类Hardy不等式较为完善的体系.在第三章中,我们引入核函数,用统一的观点来看待部
有机太阳能电池具有轻质、柔性及可大面积制备等优势,是一种极具应用潜质的光伏技术。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单结聚合物太阳能电池效率已经突破18%。然而,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效率依然落后于聚合物太阳能电池的效率。如何进一步提高小分子太阳能电池的效率仍然是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热点。本论文采用了多种分子策略,如侧链工程、卤素取代、核心置换等对分子的光谱吸收、能级能隙、结晶性能等进行精确调控,设计合成出系列新型小分子
半导体尺寸接近或小于激子的玻尔直径时,量子限制效应会使得带边能级离散化。由于轨道、自旋自由度及其相互作用,激子能级具有不同的角动量和宇称。电偶极矩近似下,光学跃迁要求初末态的宇称发生改变,半导体受限体系中只有J=1的激子可以发生能级跃迁,其余则是禁戒的,据此可以将激子态分为亮态与暗态。激子暗态的能级通常比亮态更低,辐射跃迁极慢,导致电注入器件发光效率降低,可能极大的影响器件效率。钙钛矿结构的铅卤化
自石墨烯被发现以来,二维层状材料重新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众多的层状材料中,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由于其包含绝缘性、金属性、超导性等多种电子特性而成为研究的热点。并且由于其具有带隙的特性,弥补了石墨烯零带隙的不足,从而成为光电器件制作的优良备选材料。在便携式电子设备成为主流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往往需要在更小的面积内集成更多性能的电子器件,因而人们不再满足于材料的单一性质。尽管在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家族中存
分子自旋电子学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具有多个自旋弛豫通道的分子自旋电子学的进展对于制造小型化的数据存储设备和逻辑门极为重要。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已被证明是研究未成对分子自旋与基底导带电子之间相互作用的有力工具。通过STM对分子的近藤效应(Kondo effect)的测试来实现对单个分子自旋性质的表征及调控。近藤效应是由顺磁分子的未成对自由电子和金属基底的导带电子之间交换耦合作用而产生的,通常表
近年来,磷基纳米材料凭借其高生物活性和良好的生物安全性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其中一类非常重要的磷基纳米材料为单元素磷材料。本文设计合成了黑磷纳米片和红磷纳米片两种新型的二维磷纳米材料,并分别从三个不同的角度探索了其在生物医药领域中的新应用。首先,我们利用超声波辅助的液相剥离法成功制备出黑磷纳米片材料。在体外条件下,以血浆蛋白溶液模拟血液系统并研究黑磷纳米材料形成蛋白冠复合物的过程,并采用蛋白质组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