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数字时代以来,大数据和云计算高度发展,各行各业都越来越重视数据的价值。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志愿者群体来说,数据素养已成为影响其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重要因素。论文以108名对汉语国际教育教师为研究对象,使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从数据意识、数据能力、数据伦理、数据需求4个方面,对这类教师群体的数据素养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并从性别、年龄、任教国家、学历、学科背景、教龄和任教对象七个背景上探究受试群体数据素养的个体差异。研究结果发现这类教师群体数据素养整体水平中等偏上;四个子维度得分由低到高排列分别为数据能力、数据意识、数据需求和数据伦理,受试者上述四个子维度水平均会对数据素养整体水平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数据素养个体差异分析结果显示,除26岁以上年龄段受试者数据伦理得分显著高于25-26岁受试者以外,受试者在性别、任教国家、学历、学科背景、教龄和教学对象六个背景上均未达到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差异。同时通过平均值比较分析发现:男性受试者的数据素养均值略高于女性受试者,同时也有更高的数据需求;国外任教教师的数据素养均值略高于国内任教教师,其中任教于美洲国家和亚洲国家教师数据素养更高;工科和商科背景受试者有更高的数据素养,且商科的数据能力和数据需求高于工科。论文建议高等学校重视数据素养教育、增设数据素养课程并积极营造数据文化氛围,也建议汉语教师志愿者们努力培养自身数据素养意识、增强自身数据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