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体系的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内在关联机制研究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scme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金融体系的结构差异与国际收支失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及结果如下: (1)在外部失衡调整的问题上,除运用需求调节政策增加内需外,更多地应该运用供给政策,以调整国内经济结构和金融结构。经济结构的调整主要是转换经济增长模式,而金融结构调整的重点是发展一个活跃的资本市场。 (2)人民币汇率大幅升值无论是调整中美的贸易逆差,还是改善全球国际收支失衡,作用都不会太大。对中国而言,更重要的将原来的“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模式转向“国内消费主导型”,其意义并不仅仅为了消除巨额的经常账户顺差。 (3)在金融体系的发展问题上,发展市场主导还是银行主导型的金融体系的争论是没有价值的,无论以哪一种体系为主,发展资本市场意义却是极其重要的。 (4)在利用外资的问题上,外国直接投资(FDI)在我国利用外资方面占据了绝对地位。从长远发展看,我们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资本市场,开放资本账户,并通过“外国证券投资”(FPI)这一渠道积极利用外资。 (5)在我国法制建设的问题上,我国从根本上讲还是属于大陆法系国家,但是在民商法的立法过程中,应该更多地借鉴和吸收英美法中的积极因素。 (6)在改革我国金融体制的问题上,只有健全银行的信贷机制,建立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金融市场,才能消除我国的“资本流动怪圈”。
其他文献
中国对外经济迅速发展,同时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变化。加工贸易已成为中国的主要贸易方式,由此产生的中间投入品的贸易规模不可忽视。而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以外包为生产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