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砷元素不同存在形态的冬虫夏草安全性评价与加工方法初步研究

来源 :成都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zjl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导致其价格高昂。近年来,冬虫夏草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中表明,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均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砷限量。目前研究表明砷的毒性与其存在形态有密切关系,常见的有毒形态有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其中毒性最大的是亚砷酸。  本课题首先采用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冬虫夏草产区青海、四川15个土壤样品中砷、铅、铬、镉、铜的含量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冬虫夏草中砷、铅、铬、镉、铜的含量,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砷外,冬虫夏草其他元素含量均不超标,且土壤中砷含量较高,推测冬虫夏草中砷的高水平可能来自土壤。  进一步以砷元素为重点,对冬虫夏草中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进行形态测定。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其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的含量,结果除亚砷酸外,冬虫夏草不含其他三种形态,且冬虫夏草亚砷酸含量较低,约占总砷的2.4%。冬虫夏草总砷含量虽高,但毒性较大的形态亚砷酸含量较低,且从冬虫夏草中摄入的砷含量较低,长期服用冬虫夏草造成的健康风险不明显,可以长期服用。温度高于90 ℃时,冬虫夏草中亚砷酸含量升高,表明高温可能使有机砷转化为毒性较大的亚砷酸,建议食用冬虫夏草时应避免高温蒸煮。  由于冬虫夏草中的土壤残留可能影响其砷含量。最后,本课题通过刮去冬虫夏草表皮的方法,测定刮去表皮前后冬虫夏草总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刮去外皮后,冬虫夏草砷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冬虫夏草表皮砷含量高于内部,因此服用冬虫夏草前,应清洗,减少冬虫夏草土壤的残留,提高冬虫夏草的安全性。
其他文献
目的:(1)建立一种离子对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IP-RPHPLC)同时测定大鼠血浆和红细胞(RBC)中磷酸肌酸(PCr)及其代谢产物肌酸(Cr)以及相关ATP的浓度,为外源性PCr药代动力学和代谢
当网购大潮席卷而来,很多年轻消费者发现,去大卖场购物的次数越来越少,去便利店的次数却有增无减。  当家乐福、麦德龙等零售巨头纷纷试水便利店市场时,便利店这一在中国内地市场只有22年历史的零售业态顿时成了香饽饽。尤其在最早出现便利店并已日趋饱和的上海,如今呈现以全家、好德、联华快客、可的、良友、罗森、光明、喜士多和7-eleven“九龙戏珠”的局面。    无论是最早进入内地市场的港资便利“百式”、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