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冬虫夏草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具有补肾益肺,止血化痰的功效,由于其生长环境特殊,导致其价格高昂。近年来,冬虫夏草重金属污染问题严重,尤其是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于2016年关于冬虫夏草类产品的消费提示中表明,检验的冬虫夏草、冬虫夏草粉及纯粉片产品中,均超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砷限量。目前研究表明砷的毒性与其存在形态有密切关系,常见的有毒形态有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酸,其中毒性最大的是亚砷酸。 本课题首先采用湿法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冬虫夏草产区青海、四川15个土壤样品中砷、铅、铬、镉、铜的含量和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冬虫夏草中砷、铅、铬、镉、铜的含量,将两者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除砷外,冬虫夏草其他元素含量均不超标,且土壤中砷含量较高,推测冬虫夏草中砷的高水平可能来自土壤。 进一步以砷元素为重点,对冬虫夏草中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进行形态测定。采用液相色谱-原子荧光联用法测定其亚砷酸、砷酸、一甲基砷酸、二甲基砷的含量,结果除亚砷酸外,冬虫夏草不含其他三种形态,且冬虫夏草亚砷酸含量较低,约占总砷的2.4%。冬虫夏草总砷含量虽高,但毒性较大的形态亚砷酸含量较低,且从冬虫夏草中摄入的砷含量较低,长期服用冬虫夏草造成的健康风险不明显,可以长期服用。温度高于90 ℃时,冬虫夏草中亚砷酸含量升高,表明高温可能使有机砷转化为毒性较大的亚砷酸,建议食用冬虫夏草时应避免高温蒸煮。 由于冬虫夏草中的土壤残留可能影响其砷含量。最后,本课题通过刮去冬虫夏草表皮的方法,测定刮去表皮前后冬虫夏草总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刮去外皮后,冬虫夏草砷含量明显降低,表明冬虫夏草表皮砷含量高于内部,因此服用冬虫夏草前,应清洗,减少冬虫夏草土壤的残留,提高冬虫夏草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