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酵床养殖技术是基于控制畜禽粪便排放与污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养殖技术,其技术核心在于养殖垫料的调配与管理。本试验根据鸡本身的生理结构和制作垫料的特殊要求,选取常见易得的农作物废弃物(玉米秸秆)及非金属吸附材料(沸石);探索其用作发酵床垫料的可用性及加工方法,确定不同材料配合应用的合适比例,以保证发酵床维持合适的孔隙度和发酵活性,并降低应用和养护成本。发酵床垫料使用一段时间后腐熟陈化,但远未达到有机肥的标准要求,将陈化垫料进行加工处理使其变废为宝,保证发酵床养殖生态循环的完整性。研究结果表明:1.前期发酵期间,所有处理最高温度均超过40℃,没有高过70℃,表明发酵床微生物菌群建立,玉米秸秆、沸石可以作为发酵床垫料的部分替代材料。2.发酵床饲养肉鸡期间,各试验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耗料、料肉比均差异不显著(P>0.05)。垫料含水率和鸡舍内氨浓度变化规律相似,垫料含水率高,鸡舍内氨浓度也高。3.发酵床饲养肉鸡期间,处理30%S料肉比最低、死淘数最少,肉鸡收入、毛利高于其他各处理,且垫料含水率、氨浓度均低于其他处理,其对于优化发酵床垫料配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沸石在氨浓度抑制方面的效果不明显。综合判断,本试验条件下常规垫料和玉米秸秆按30%S混合作垫料饲养肉鸡最为适宜。4.陈化垫料堆肥期间,各处理堆体在堆置过程先后经历了升温期、高温期、降温期和腐熟期。处理30%S温度最高,且高温持续时间最长。随着后期补水,90%S在降温期和腐熟期温度高于其他处理。5.陈化垫料堆肥期间,随着堆肥含水率及体积不断降低,堆体的总干物重和有机质存在大量损失,但堆肥中养分的相对含量却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各处理堆肥全氮含量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全磷及全钾含量则表现出逐渐上升的趋势。6.在氨挥发损失方面,各处理氨气经历了快速挥发和缓慢挥发两个阶段,其中处理90%S相对其他处理氮素损失较多。7.堆肥发芽指数在堆肥期间呈不断上升的趋势,5个处理堆肥种子发芽率均超过80%,达到全部腐熟。总体来看,CK处理发芽指数高于其他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