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东北喜剧小品的戏谑化风格

来源 :吉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fdgerg454h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喜剧小品在近30年获得了空前的发展,受到观众的普遍喜爱和热烈追捧,其成功的原因必定是存在区别于其他艺术样式的特殊的表演风格。东北喜剧小品作为喜剧小品中重要的一支,用戏谑化的表演特色征服了亿万观众的心,为观众带来了酣畅淋漓的笑声和全身心的放松与舒畅,使人沉醉在其中难以自拔。本文主要就东北喜剧小品的戏谑化风格来研究东北喜剧小品的艺术魅力。全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对论文选题的意义和目前的研究现状做一个大体梳理,并对论文的关键词做出阐释。第二部分研究东北文化的戏谑传统,主要以东北大秧歌、东北二人转和东北民间故事为研究对象,为后面的喜剧小品研究做民俗文化背景上的铺垫。第三部分对东北喜剧小品的整体模式进行分析,研究戏谑化模拟的表演方式和喜剧小品的滑稽风格。第四部分结合东北喜剧小品的成功例子对其进行具体分析,从情节结构、人物形象到语言形式、出相造型无一不体现着东北喜剧小品的戏谑化风格,这种风格模式成为东北喜剧小品区别于其他地区小品的闪光点,也是其备受观众喜爱青睐的重要原因,是全文分析的重点。第五部分把东北喜剧小品放到东北文化的大圈中进行观察、反思,探讨了戏谑化风格给东北喜剧小品带来的成功与不足以及其今后的发展问题,深切的希望东北喜剧小品能越走越远,为东北喜剧文化代言,为东北的振兴繁荣做出贡献。
其他文献
江南文化是一种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它具有清柔明丽、开放包容、崇尚文教、追求逸乐以及具有浓厚的宗教性等特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无论是对集体还是个人,江南文化都具有着
《文心雕龙》自完成之日就以其“体大思精”的文论体系备受后人推崇,然而,作为承载和表达“体大思精”文论体系的文章形式——骈文,亦与其思想内容共融共生地流传于世。而且,《文
张中行的散文能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众声喧哗的散文文坛占有一席之地,与其独树一帜的文体特征密不可分。本文以文体学视角切入研究对象,围绕其文体自觉、文体表征和精神风貌
张大春是当代台湾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他在三十多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出大量优秀小说作品。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张大春大量进行文学创作实验,并在其小说中充分运用多种
竹枝词是中国诗歌史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自唐刘禹锡创立竹枝体以来,无数文人争相模仿,借此以“陈风俗”,“表土物”,“概时尚”。清代是贵州竹枝词创作的高峰期。其中反映贵州少数
在蒙古族民间文学的宝库里,各种主题的民间故事十分丰富,其中的孤儿故事,风趣幽默,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这类故事大部分以主人公的一系列生活经历贯穿起来,不仅数量多,而且内
面对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以及我国正在人力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新形势,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式方法有些已显得很不适应。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研究提高思想政治
中央政府实施的“科教兴国”战略,导致全国高等院校在校生人数逐年增加,急需为在校学生提供舒适、洁净的生活设施。政府提供的高等教育经费难以满足对教育设施日益增加的需求,这
虽然说在几代皇帝奋发向上和正确领导下,唐朝迎来一段鼎盛时期,不过却因为天宝十四年安史之乱的爆发而一落千丈,在引起社会翻天覆地变化的同时,亦对边塞诗歌发展进程产生了极
西湖作为我国著名景点之一,不仅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还在历史更迭中不断被赋予意义深远的人文情怀,成为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她的美丽折服了无数文人墨客,使他们陶醉其间,纷纷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