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运会是一项综合性运动会,它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反映大学生身体机能状况、精神面貌的一大盛会,更是对高校体育工作和高校体育教学的一次全面检阅。作为200m跑运动员要想获得优异运动成绩,就要有较强的体能和较好的技术,其体能特征是100m和400m项目的最佳结合点,通过运用最佳的技术,合理分配体能,获得优异运动成绩。 对于运动成绩的获得来说,体能是获得运动成绩的基础,运动员体能在比赛中的发挥直接影响比赛结果,通过体能训练,运用各种有效方法和手段,改造身体形态,提高身体机能,发展运动素质,进而提高运动成绩。因此,以甘肃省第二届大学生运动会乙组200m跑运动员体能为研究,可以为甘肃省大学生短跑运动的训练和选材提供理论支撑,以此促进甘肃省高校田径运动竞技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测量法,以参加甘肃省第二届大运会乙组男、女200m跑运动员的体能为研究对象,以参加甘肃省第二届大运会乙组200m跑的运动员和教练员为调查对象。对体能与运动成绩之间存在的关系展开研究,找出影响体能与竞技水平的相关因素,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200m跑项目的训练学策略: 1.高度重视体能及专项体能的训练,科学制定体能训练方案 2.科学选材和育才,改善和提高运动员身体形态及机能 3.适度增加体能训练的时间和比例,合理搭配 4.创新体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提升训练效果 5.增加体能训练的负荷,做到准确诊断和合理应用 6.重视运动员的心理训练,最大化的发挥体能效绩 7.有效利用体能恢复的手段和方法,适时调整 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以下建议: 1.加强运动员的科学选材标准,建立人才储备库,积极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优先选取“大型化”和“最佳体型”的运动员来进行科学化的训练,使之符合现代田径运动发展的趋势,加大科学选材和科学育才的力度,促使甘肃省高校乙组200m跑项目的健康有序发展。 2.加强运动员身体机能的训练力度,科学合理的安排运动员的体能训练以及专项训练,利用体能训练的效果来促进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全面提高。 3.深入认识200m跑项目的特点,在训练中注意大负荷重量与中小负荷重量相结合,注重快速力量与力量耐力相结合,加大力量耐力训练的距离、训练的次数和训练的时间。同时,加强200m跑项目专项素质的认识,加强专项训练中下肢力量的训练,可采用大强度,少次数、快频率的训练方法,也可以采用中等强度或小强度多次数的训练方法,以此来提高运动员下肢的力量。 4.训练中要合理的安排一般体能训练和综合体能训练的比例,从理论上进行挖掘,在实践中检验训练理论的正确与否。加强运动员的心理训练,采用模拟训练法和比赛法等,从时间、次数、量和强度上加强综合体能的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的综合体能。 5.加强教练员之间的交流学习,定期的开办教练员体能培训班,聘请国内外著名的体能专家进行讲座,选派教练员到国家队及省队观摩学习,以此来提高教练员的体能训练水平。也就是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学习策略,全面提升甘肃省高校田径运动竞技水平,促进甘肃省高校乙组200m跑项目的持续健康发展。 6.加强运动员训练动机和自身价值的教育,引导运动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为校增光、不畏艰苦和勇于拼搏的崇高理想。使运动员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同训练水平同步提高。 7.加大对场地设施经费的投入力度,拓宽场地设施经费的来源渠道,多层次,多渠道的借助社会的力量,充分发挥甘肃省高校的资源优势,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同时对现有的场地器材进行维修,加强场地器材的管理,训练中对场地器材的利用进行创新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