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兴则民族兴,乡村凋则国家弱。乡村振兴涉及人、地、产业、文化的进一步组织和分配过程,是社会、资源、经济、政策、制度交互交织的统一体,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部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乡村振兴战略规划肩负历史使命,在地区建设中具有引领作用,但由于其多空间尺度、地域差异化的特征,不同地区、不同层级尺度下的乡村振兴规划实践以及评价是补充乡村规划理论、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在此背景下,本文选取重庆市北碚区五一村为研究区;借助城乡一体化理论、产业融合理论、人本发展理论、生态文明理论等理论;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等方法。首先,梳理了五一村乡村振兴发展现状及问题;然后,引用定量分析方法对研究区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探讨;接着,通过建立乡村振兴综合评价模型对研究区现阶段乡村振兴发展水平进行量化评价;随后,对五一村乡村振兴规划建设方案进行初步设计,明确了研究区乡村振兴建设的规划重点;最终得到以下几点结论:1.乡村振兴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是包括了产业、生态、文化、人才、组织振兴的全面振兴。五一村在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土地流转承租关系不稳定,宅基地低效利用问题突出;二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薄弱且与农业关联度低;三是村民环保意识欠缺,对生态建设重视不够;四是文化建设基础薄弱,文化事业体系建设有待完善;五是人才数量少,流失多。2.对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提取了影响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的两个主成分。其中,影响五一村乡村建设的第一主成分为经济发展主成分。该主成分中包括的主要因子和因子载荷为:人均消费性支出为0.981,农民人均收入为0.97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占比为-0.950,家庭年用电量为0.949,非农产业占比为0.924,农村恩格尔系数为-0.912。第二主成分为道路交通主成分。该主成分中包括的主要因子和因子载荷为:距镇中心的距离为0.798,交通用地面积指数为0.649。然后再通过进一步分析,得出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和道路交通条件是其主要影响因素。3.结合AHP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定量计算五一村乡村振兴综合发展水平得分值和各项指标得分值。研究结果表明: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总体势头良好,正处于乡村振兴的起步和完善阶段。但在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各方面要求实施质量之间存在差异。其中“治理有效”得分最高,其次为“生态宜居”,然后是“生活富裕”,再次是“乡风文明”,“产业兴旺”得分最低,是其发展的短板。4.在对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主要影响因素和综合评价结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乡村振兴视角对研究区村庄建设规划进行初步设计,得出五一村乡村振兴建设规划的重点包括有:(1)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盘活闲置土地资源;(2)把握产业发展方向和定位,促进三产融合发展;(3)整治村容村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4)传承优秀传统,打造文化五一;(5)引才觅才,强才育才;(6)完善基层党组织建设,推进乡村有效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