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中共第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标志着中国社会进入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一场由经济领域引领的社会变革在神州大地上悄然发生,“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大国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经济基础的深刻变革带来了上层建筑的转型发展,中国的经济媒体在市场经济从无到有的过程中摆脱了政治实践的总体架构,获得了媒介的独立人格,建立起自己的言说方式,并在其带领之下,对市场经济意识笼罩下的中国社会,在一次又一次经济增长带来的喜悦感与荣誉感中将GDP奉为神明的社会现实,进行了理性的反思与批判。
本文研究旨趣是探讨GDP从崇拜到超越的社会地位变迁与话语流变之间的互动建构关系,通过运用批判性话语理论,选取我国主流经济媒体1995至2011年具有代表性的话语样本,以梵·迪克的新闻话语分析理论为框架,从宏观结构、新闻图式、微观结构、风格与修辞等角度,同时结合诺曼·费尔克拉夫的互文性分析对两组话语样本进行对比分析。进而总结出GDP报道话语流变的三个显著特征:一是崇拜阶段中政治话语的主导与经济话语的铺陈;二是超越阶段中政治话语的解冻与经济话语的凸显;三是在新闻专业主义理念的影响下,媒介话语经由迷茫到觉醒的转变。同时,本文还对GDP报道中话语运作存在的监督力度、关注民生、理性报道等问题给予了自己的解答。随着中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入,GDP报道中的政治话语与经济话语将在共生共存中见证中国经济发展更加理性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