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方列强侵略的炮火轰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大门,早在19世纪之初就开始了对华传教活动的西方新教传教士从传播基督福音的目的出发,着力想改变中国人传统的价值观和文化观,作为传播文化的近代新型媒介——报刊——就成为了传教士在华活动的重要方式之一。但由于当时侵略战争的背景,大多数传教士还同时兼具着其本国资产阶级利益代言人的身份,传教士的办报活动对中国思想启蒙的影响直到现在还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在本文的写作中,既考虑到传教士身份的特殊性质,考虑到他们的历史局限性和办报活动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定程度的虚伪性,又结合具体的时代条件和背景,仔细地对其报刊的内容进行分析,并联系当时中国知识界和各阶层民众中产生的变化与反应,对传教士报刊所传播的西方近代文化和民主观念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的影响,作出尽可能客观的结论。 全文共分四章。第一章是绪论,分析了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背景和原因,包括当时中国社会所面临的巨大转型,对来华办报的传教士及其动机进行大致说明。然后对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和西方民主思想的内涵进行阐述,为论文后面的论述作好铺垫。 第二章将传教士在华办报分为三个阶段,重点介绍了《察世俗每月统记传》,《中国丛报》,《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遐迩贯珍》,《六合丛谈》,《中西闻见录》,《万国公报》报纸的内容和编辑特色。对其中反映出来的传教士的思想特点和报刊内容变化的原因也做了详细分析与评述。 第三章全章分析了对中国社会转型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万国公报》,从它的内容、主要办刊人物和对中国政治变革产生的影响三个方面说明了近代民主观念在中国传播的巨大反响。 第四章谈到了中国落后的现状与根源,以此来揭示民主观念不能在中国自发产生的深层原因。从近代中国新的世界观的形成、民主观念对知识阶层的影响来论述近代中国对民主观念的吸收与实践。最后对近代民主思潮给出了定义,在总结西学的传播引起近代中国在思想层面和政治层面的社会变革基础上,预见近代民主思潮的酝酿兴起将引起更大规模、更为深刻的民主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