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有针对中概股私有化问题的研究多集中于从中概股私有化退市的方式与动机,和股东收益的视角来研究。较少有文献从私募股权基金这一私有化过程中重要参与者的角度进行研究。本文对实际案例中中国概念公司的估值差异进行分析,分析其VIE架构拆解过程,分析私募股权基金如何利用多层分销结构进行融资,并构建BP神经网络预测中概股私有化的结果。以此对私募股权基金在私有化中的投资策略进行一个全面的梳理,为在我国IPO溢价缩小后,私募股权基金如何通过上市公司私有化这一渠道获利提供一个可供参考的投资策略。本文对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私有化中的投资方式、利润目标、风险衡量、融资方式做了详细分析论述,并将研究结论应用到360海外私有化A股再上市案例中,检验投资策略可行性与准确性。本文的研究发现在中概股私有化这一背景下,私募股权基金在投资中概股公司私有化项目时,应当重点关注私有化标的的私有化动机,有资产重组动机的标的公司在私有化后成功转板上市的概率更大,并且上市后的企业估值更高。而转板上市对于参与中概股私有化项目的私募股权基金的资金退出有着重要意义,有退出可能的企业才能保证私募股权基金资金的正常流转。研究发现,在中概股私有化这种可以跨市场套利的投资行为中,私募股权基金通过寻找企业价值稳定的中概股公司,使其顺利完成从私有化到转板上市退出的套利过程。本文还构建了BP神经网络,通过神经网络学习中概股私有化中的风险,并预测私有化并成功转板上市的概率。本文研究发现,在中概股公司被频繁做空价值下跌的情况下,私募股权基金能够通过中概股公司私有化的目的及私有化后的经营计划,判断公司的价值大小及稳定程度,并通过多层持股结构、自有资金、杠杆资金达到参与私有化项目所需的资金规模,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可以通过神经网络学习并预测中概股成功私有化转板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