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强调“要逐步实现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为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真正爱学、乐学,实现教学相长。导学案,立足教与学的统一,关注学生课堂中的学习获得,有助于促进课程改革进程中教与学方式的转变。传统意义上的教案,“是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实施方案”,这种方案是任课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和知识水平出发,依据教学大纲和教材单方面制定的,较少经过整个学科组教师的交流和协商,这样的教案显然不能满足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导学案”的出发点和归宿都在学生,追求学生的学习获得,是教师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个性特征,为引导学生主动建构知识而编制的方案,它是教师的教案和学生的学案的有机整合。本文将会在前面相关学者的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完善不足,依据目前教育教学的现实情况,和笔者所在的地方区域的教学条件,通过对导学案的分层次设计并实施“导学案”高效课堂教学,基于研究结果证明差异教学客观存在性、导学案分层次设计和课堂教学现实必要性提出自己的见解和建议,争取为地理教师的教学的提供有价值、有意义的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和参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导学案研究背景、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综述,以及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和方法阐述。第二部分是导学案研究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第三部分是导学案的使用现状的调查和分析,包括导学案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导学案设计的建议。第四部分是导学案设计的分层次,包括设计的理念、内容、分层次的标准。第五部分是“导学案”教学模式在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研究,包括教学的具体操作、案例实践、问卷调查和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