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轮状病毒(Rotavirus,RV)属呼肠孤病毒科,轮状病毒属,基因组由11段分节段RNA组成,分别编码6种结构蛋白(VP1-4,6,7)和6种非结构蛋白(NSP1-6),分别在RV的吸附、侵入、复制、装配和释放等环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RV的感染可引起宿主细胞内多种成分的异常表达,其中就有miRNAs。作为非编码的小RNA,其在组织和器官的生长发育、新陈代谢、疾病发生及病原体侵染等多种领域中所参与的调控机制一直是人们研究和讨论的热点。在预实验中我们对感染RV的MA104细胞进行了 miRNAs表达谱分析,发现miR-7的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因此我们将miR-7列为探究RV复制调控机制的研究对象。目的:本论文旨在探究RV感染过程中miR-7的作用,调控的靶基因、调控RV复制的机制和参与的信号通路等。方法:在确认miR-7为研究对象后,首先我们在体外(MA104细胞)和体内(Balb/c乳鼠模型),通过过表达/抑制miR-7,检测miR-7对RV复制的作用。针对病毒基因,我们通过数据库分析预测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确认RV的NSP5基因为miR-7靶基因,进一步通过共转染pEGFP-N2-NSP5过表达载体与miR-7 Mimics对二者的靶定调控验证。针对宿主基因,我们同样用数据库预测及双荧光素报告实验的方法筛选到miR-7新的靶基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并在蛋白水平检测过表达IGF1对RV复制的影响。此外,我们还通过RT-qPCR检测IGF1参与MAPK(P38、ERK、JNK)及其下游信号分子TGF-β的表达调控机制。结果:不同基因型的RV感染宿主细胞后均可引起miR-7表达显著上调,相同基因型的RV感染MA104细胞后,miR-7表达随MOI增加而上调。从体外(MA104细胞)和体内(RV乳鼠模型)结果表明,miR-7能够抑制RV的复制。在确认RV NSP5为miR-7的靶基因后,通过上下调miR-7后检测宿主细胞内pEGFP-N2-NSP5过表达载体与感染RV的NSP5表达水平可进一步确认miR-7通过靶定并抑制NSP5蛋白的表达来下调胞内RV的复制。此外,宿主细胞内的IGF1也为miR-7靶基因且IGF1可通过活化MAPK(P38、ERK、JNK)及下游靶信号分子TGF-β来调控RV复制。结论:miR-7在感染RV的宿主细胞内表达水平显著上调并参与到宿主细胞的抗病毒机制中。miR-7通过靶定并下调RVNSP5及胞内IGF1蛋白的表达,分别从降低NSP5参与构成RV复制场所——病毒池的数量及解除胞内被MAPK信号通路抑制的天然免疫应答角度来调控RV的复制。该miR-7及其相应靶基因与信号通路可为RV感染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