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化是任何现代国家都必须经历的一个历史过程,发达国家都是通过高度工业化带动第三产业的高级化,从而完成了现代化进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一些省市抓住了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率先建立起现代工业体系,从而在激烈的竞争格局中脱颖而出。中共十六大以后,全国出现了抢抓战略机遇期、竞相加快发展的新形势。而跨国资本高速涌入我国,国际制造业的产业转移,使加速工业化进程又成为各大城市竭尽全力抢占的竞争制高点。不少大城市都提出建设中国新兴制造中心、装备工业基地的目标,“中国制造”备受世界广泛关注。大连作为老工业基地,工业在全市国民经济中一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新的战略机遇期能否实现工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建立现代工业体系,事关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事业的成败。 大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基础是发展经济学中关于“大突进”、“替代性”和“后起之益”的理论,实践依据是德国、美国、日本等国家,我国的广东、浙江、上海、深圳等省市都分别用了比较短的时间完成了工业化的进程。大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点必须在壮大产业规模,加大技术、体制创新力度等方面下功夫,在实现电子产品信息制造业方面实现跨越式发展。本文论述了工业化的有关理论问题,回顾了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和我国的工业化进程,揭示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历史必然性。对新型工业化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主要特征、需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进行了全面论述,并对与新型工业化密切相关的城市化、信息化等问题进行了阐述。希望通过这一研究成果能为政府有关部门提供决策参考,并对大连市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所推动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