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仅仅掌握数学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重要的是以所学知识为基础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是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出发,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并发展能力,这种学习方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渐受到许多人的重视。随着核心素养的提出,通过各个阶段的数学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成为教育者追求的教学目标,数学建模作为六大核心素养之一,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以及数学应用能力起着重要作用。数列在高中数学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是高考必考的一部分内容,也是进行数学建模的良好载体,将高中数列与数学建模素养联系起来,研究如何通过数列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非常有意义的。文章先通过理论研究的方法整理了数学建模国内外研究现状、数学建模的内涵、数学建模素养、教学设计、数列的相关内容,并查找了新课标对数学建模活动的要求、新课标对数学建模教学设计的要求、高中适合数学建模的题材以及数学建模的评价方面的相关资料,结合数学化理论、元认知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奠定本文的理论基础,然后以笔者实习期间组织学生进行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时发现的问题为依据,认为数学建模知识、数学建模能力、数学建模认知情感对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形成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接着从新课标对数列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要求出发进行,结合数学建模素养的影响因素,研究高中数列与数学建模素养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新课标对数列的相关要求以及数学建模素养的影响因素两个方面的分析认为高中数列可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素养,接下来,紧紧围绕培养数学建模素养的目的,提出了基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数列教学策略,即创设生活化情景,激发学习兴趣,培养数学化能力;提倡探究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注重思想方法学习,促进数学思维发展;结合多种教学途径,综合提高数学建模素养,为数列教学提供参考依据,最后,遵循基于数学建模素养的数列教学策略,选择以培养数学建模素养为目的的两个教学案例进行开发,丰富培养学生数学建模素养的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