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中医证型的研究及健脾补肾方对2型糖尿病小鼠脑组织痴呆相关的炎症因子和铁代谢的影响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tl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部分展开论述:  第一部分 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常见中医证型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脾肾亏虚证、痰瘀阻络证证型患者痴呆相关因素的分析研究,探讨脾肾亏虚、痰瘀互阻在老年2型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发病中的影响。  方法:搜集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南京市鼓楼医院老年科60岁以上住院患者,参照糖尿病及认知障碍诊断标准将所有患者分为2型糖尿病痴呆组66人和非糖尿病痴呆组(以下简称痴呆组)43人。参照中医药高校统编教材《中医内科学(新二版)》及《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版)》将糖尿病痴呆组按中医辩证标准分为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肝肾阴虚证组。其中脾肾亏虚证34例、痰瘀阻络证30例、肝肾阴虚证组2例。观察项目:一般情况(性别、年龄、身高、体重、BMI、血压、血脂、肝肾功能);糖尿病相关指标(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C肽、餐后C肽、HOMA-IR);炎性指标(IL-6、IL-1β、CRP、NSE);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血清叶酸、叶酸基因;神经心理量表评估(包括:MMSE、MoCA、ADL、HIS、HAMD):海马磁共振指标(海马高度、脉络膜裂大小、NAA/Cr、MI/Cr)。  结果:1、糖尿病痴呆组及各亚型组(脾肾两虚证组与痰瘀阻络证组)与痴呆组比较  1)一般情况比较:糖尿病痴呆组体重、BMI、腹围比痴呆组偏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年龄、性别、身高、血压、血脂、肝肾功能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腹围、体重、BMI均高于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与痴呆组比较,年龄、性别、身高、血压、血脂、肝肾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糖尿病相关指标比较:糖尿病痴呆组的HbA1C、FBG、C肽-120min、FINS、HOMA-IR水平均高于痴呆组,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C肽-0min水平低于痴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HbA1C、FBG、C肽-120min、FINS、HOMA-IR均高于痴呆组,C肽-0min、C肽-120min均低于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炎症因子比较:糖尿病痴呆组IL-1β、IL-6均高于痴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CRP、NSE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IL-6、IL-1β水平均高于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与痴呆组比较,CRP、NSE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 HCY、叶酸、叶酸基因比较:糖尿病痴呆组的HCY高于痴呆组,血清叶酸水平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HCY均高于痴呆组,叶酸水平均低于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间叶酸基因分布不同,有统计学差异(P<0.05)。  5)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比较:糖尿病痴呆组患者MOCA评分低于痴呆组,HIS评分高于痴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MOCA评分均低于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MMSE、ADL、HIS、HAMD评分与痴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6)海马磁共振结果比较:糖尿病痴呆组患者海马高度、NAA/Cr低于痴呆组,脉络膜裂大学、MI/Cr大于痴呆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海马高度、左侧NAA/Cr水平低于痴呆组,脉络膜裂大小、左侧海马MI/Cr均高于痴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右侧海马NAA/Cr、MI/Cr与痴呆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2、脾肾两虚证组与痰瘀阻络证组比较  1)一般情况比较:两组间年龄、性别、身高、体重、BMI、腹围、血压、血脂、肝肾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  2)糖尿病相关指标比较:脾肾亏虚组的HbA1C、FBG、FINS、HOMA-IR均高于痰瘀阻络证组,C肽-0min、C肽-120rmin水平均低于痰瘀阻络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  3)炎症因子比较:脾肾亏虚证组血清IL-6水平高于痰瘀阻络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CRP、NSE、IL-1β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4) HCY、叶酸、叶酸基因比较:脾肾亏虚证组HCY高于痰瘀阻络证组,叶酸水平低于痰瘀阻络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叶酸基因分布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5)神经心理量表评估比较:脾肾亏虚证组MOCA评分低于痰瘀阻络证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MMSE、ADL、HIS、HAMD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  6)海马功能磁共振结果比较:脾肾亏虚证组海马高度、左侧NAA/Cr均低于痰瘀阻络证组,脉络膜裂大小、左侧MI/Cr水平均高于痰瘀阻络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1、老年2型糖尿病痴呆患者中脾肾亏虚型最多见,其次为痰瘀阻络型,肝肾阴虚者较少见。  2、老年2型糖尿病痴呆组、脾肾亏虚证组、痰瘀阻络证组患者较痴呆组患者认知功能明显下降,且脾肾亏虚证组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最明显,提示脾肾与认知功能障碍的关系更为密切。  3、腹型肥胖、慢性高血糖、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海马体积萎缩、神经元退变(NAA/Cr降低)、胶质细胞增生(MI/Cr升高)与脾肾亏虚型和痰瘀阻络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有关,也可能是脾肾亏虚型老年2型糖尿病痴呆患者认知功能下降最明显的原因。  4、左侧海马体积萎缩及代谢在脾肾亏虚组中的变化较痰瘀阻络组更明显,提示左侧海马可能与脾肾关系最密切。  第二部分 健脾补肾方对2型糖尿病小鼠脑组织中痴呆相关的炎症因子和铁代谢的影响  目的:1、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小鼠模型及观察小鼠脑组织中痴呆相关炎症因子及铁代谢基因的表达。  2、观察中医健脾补肾方对于上述痴呆相关因子的影响,探讨健脾补肾方治疗认知功能障碍的可能作用靶点。  方法:健康清洁级12周龄雄性C57BL/6小鼠30只,适应性喂养一周后,将小鼠随机分成造模组25只和对照组5只,对照组以普通饲料喂养,造模组以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禁食12h,行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mg/kg/d*1天,1天后测小鼠随机血糖,未达标者追加一次STZ。随机测量小鼠随机血糖三次,大于16.7mmol/1的19只老鼠认为造模成功(血糖未达标及死亡者共6只)。造模成功组再随机分两组:糖尿病组和中药健脾补肾组。中药健脾补肾组以7.4g/kg·d灌胃,糖尿病组及正常对照组在相同时间灌服相同容积生理盐水,疗程8周,治疗结束取3只小鼠脑组织做病理切片,余小鼠脑组织分大脑、小脑、脑干、海马四部分,用RT-PCR手段检测各组织中痴呆相关炎症因子(IL-6 IL-1βTNF-α)及铁代谢相关基因(DMT1、FPN1、Hepcidin、CP)水平。  结果:1、糖尿病组和健脾补肾组小鼠三次随机血糖均>16.7mmol/1;对照组小鼠血糖水平在正常范围。  2、健脾补肾组小鼠治疗4周后血糖较糖尿病组有所下降,但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  3、病理切片:糖尿病组及健脾补肾组均可见脑组织中神经元丢失、退变及胶质细胞增生。但健脾补肾组较糖尿病组有明显改善。  4、糖尿病组小鼠脑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水平较对照组升高,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  5、健脾补肾组大脑、小脑、海马组织中炎症因子IL-6、IL-1β、TNF-α表达水平下降,且与糖尿病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  6、健脾补肾组脑干组织中炎症因子IL-1β、TNF-α表达水平下降,且与糖尿病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但IL-6水平无明显差异。  7、糖尿病组小鼠脑组织中Fe代谢相关基因DMT1水平较对照组升高,FPN1、CP水平较对照组下降,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8、健脾补肾组小鼠脑铁代谢相关基因水平较糖尿病组有所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1、造模组(糖尿病组+健脾补肾组)三次随机血糖均>16.7mmol/l,造模成功。  2、神经元退变及胶质细胞增生是痴呆发生的病理基础,而本实验中糖尿病小鼠脑组织中神经元退变及胶质细胞增生明显,这为糖尿病导致痴呆学说提供了依据。  3、糖尿病小鼠脑组织中与痴呆相关炎症因子升高及铁沉积现象出现,说明炎症反应、脑铁代谢异常可能参与了糖尿病认知功能损害的过程。  4、健脾补肾方在改善神经元退变及胶质细胞增生、抑制痴呆相关炎性因子、改善脑铁沉积现象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说明健脾补肾方可能有预防或延缓糖尿病认知功能障碍的作用。
其他文献
当下智能产品逐步发展,人口老龄化趋势也愈加严重,而现有的智能产品界面普遍缺乏对于老年群体在使用上的一些困难,老年人群在操作使用时候的满意程度普遍较低.本文根据以用户
在群众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文化馆充分地体现出了功能性与作用性,不仅能丰富广大群众的精神世界,还实现了群众对文化的诉求.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文化馆的作用在逐渐的凸显.
文章从设计思维的角度出发,结合绞胎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发展进行理论研究,为其探索未来新方向.探索绞胎瓷文化遗产当前现状以及所出现的问题,通过以用户需求为核心,以
随着近些年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出现了大量人口爆炸、资源的短缺、环境的恶化、大气污染等多种严重影响城市化的疾病.如今在对生态环境的紧急修复过程中,整个城市和社
医书出版研究是医学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作为医学的载体,医书出版的种类、数量、品质及其时间空间分布直接反映医学发展状态,并能揭示影响医学发展的社会原因,但目前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