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副猪嗜血杆菌是寄生在猪上呼吸道引起猪革拉泽氏病的病原菌,以引起猪多发性浆膜炎、关节炎和脑膜炎为特征;该病在全球范围广泛存在,在我国大多数养殖场均存在该病;随着养殖业和该疾病的发展该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本次试验研究将通过对四川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的病原学特性、生长特性、疫苗菌株特性研究,通过这些研究为四川地区副猪嗜血杆菌病的诊断、预防和控制奠定一定基础。本研究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进行:1.副猪嗜血杆菌的分离鉴定本研究从四川地区规模化猪场送检本室疑似副猪嗜血杆菌的病料中通过接种TSA固体培养基成功分离并纯化得到细菌4株,这些分离得到的菌株经过细菌形态结构观察、革兰氏染色鉴定、生化反应结果、血清型鉴定、PCR扩增产物的凝胶电泳结果以及最终测序均符合副猪嗜血杆菌特性,最终确定分离的菌株为副猪嗜血杆菌。2.副猪嗜血杆菌生长特性研究本研究通过以本室分离鉴定得到的四川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SC-1为代表菌株对该菌进行各种生长特性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分别在TSA固体培养基和TSB液体培养基上生长最好;通过该菌在TSB液体培养基生长曲线表明副猪嗜血杆菌在16-20h活菌数达到其峰值,因此用于制备副猪嗜血杆菌灭活苗菌液的最佳收获时间在18h左右为宜。3.副猪嗜血杆菌种用菌株筛选利用寇氏法以小鼠为动物模型,通过腹腔接种途径,对本室分离的四川地区副猪嗜血杆菌分离株进行半数致死量(LD50)测定,结果显示SC-1、SC-2、SC-3、SC-4菌株的半数致死量分别为2.20×109CFU、2.07×109CFU、2.01×109CFU、2.16×109CFU,根据以上毒力试验结果筛选毒力最强的SC-3作为种用菌株;将SC-3传代至10、15、20、25代,传代后以腹腔接种途径分别接种小鼠,测定传代后各代半数致死量其数值与原代保持相对恒定,结果表明SC-3毒力遗传稳定。将SC-3制备灭活疫苗通过对靶动物(仔猪)按照正常剂量和超剂量接种后观察其体温和精神状态,接种后靶动物(仔猪)未出现明显的体温和精神变化,结果表明SC-3制备的灭活疫苗是安全的;将副猪嗜血杆菌SC-3菌株制备的灭活苗接种28日龄仔猪10头,三周加免一次,加免后14日用SC-3菌株经腹腔注射攻毒,结果由SC-3菌株制备的单价灭活苗的保护率为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