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家具艺术与活化研究

来源 :四川美术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az370724qa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晚期石窟艺术的杰出代表,大足石刻不仅是重庆的文化遗产,更是聚集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资源。在当今多元文化背景下,世界文化遗产多样性需要具有民族文化内涵的文化资源。本研究旨在艺术学理论角度对大足石刻家具艺术特点与活化进行初步研讨。在对大足石刻研究文献的梳理、阅读及分析,实地考察大足石刻家具实体、拍摄详细图片的基础上,通过四章篇幅对大足石刻家具艺术与活化进行撰写。第一章绪论。绪论部分阐述本论文的研究背景与研究价值,通过对“大足石刻”和“家具艺术”及“遗产活化”研究现状及趋势的文献分析,提炼出“大足石刻家具艺术与活化”的研究课题。第二章大足石刻家具艺术特征分析。第二章分别对佛教净土中与世俗生活中的家具分布和艺术特征进行了探讨。离地面有一定高度是大足石刻佛教座具和榻共同的显著艺术造型特征。伴随佛教东渐的是汉人从跪坐向席坐的转变历程,大足石刻家具中靠背椅的造型特征充分证实了高型座具在宋代已经普及。如果高型座具是受到佛教文化影响和启迪的产物,那么三足凭几则是中国本土文化智慧的结晶。第三章大足石刻家具造型与同时代家具造型的比较。靠背椅在大足石刻和宋朝绘画作品中屡次出现,说明垂足而坐和椅子的使用已经比较普及,靠背椅主体为框架结构,主要有曲搭脑式、牛头式和直搭脑的造型变化。通过比较有相同主题“维摩诘”的大足北山佛湾第137号龛和宋代绘画作品,榻的造型有“束腰”型榻与“无束腰”箱型榻两种。虽然椅子的靠背可以满足人们的凭倚需要,大足石刻仍然有早期人们席地而坐为舒适所需起依靠作用的三足凭几,但大足石刻和佛教绘画中的三足凭几不仅仅是以其实用性出现,更多的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象征。第四章大足石刻家具造型艺术的活化研究。首先阐明大足石刻家具造型艺术传承应用的原则,这是开发文化遗产资源必须遵从的基本保障。其次,活化策略既要重视大足石刻家具本体的保护及传承——修复式活化,又要注重大足石刻家具承载的历史、艺术、宗教、科学等信息的挖掘及价值的拓展——迁移式活化,做到“古为今用”、“他为我用”。最后,结合石刻家具造型艺术的教化、宣传与审美功能,充分挖掘其蕴含的文化基因、艺术元素为提升国民文化素养、丰富当代文化艺术创作、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探寻出积极的活化路径,通过国民教育和文化创意产业路径让重庆成为一个洋溢历史厚重、艺术醇美的文化之都、魅力之都。
其他文献
随着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程度的大幅提高,奶牛粪污排放更加集中,排放量持续增加,奶牛养殖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凸显,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奶牛养殖方式已经难以为继。所
选用两个杂种及其亲本和对照 7个材料 ,进行了开花后干物质积累转运和分配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 :杂种小麦叶面积大 ,生物量高 ,灌浆强度大 ,每日千粒重达 1677~ 1812 mg,超双
中学体育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增进学生身体健康,即通过体育教学使他们学到必须的体育运动技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达到终身健身的最终目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应从精心组织教学入
在水文地质调查中直流电阻法是一种重要的物探方法。直流电阻法可以获得大量地层的电性信息,避免了传统测量技术带来的局限性。同时,直流电阻法凭借着自身的优势,具有广泛的
目的研讨重度心力衰竭患者接受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配合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以我院近三年收治的526例重度心力衰竭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组,Ⅰ组接受常规抗心衰治疗,Ⅱ
猜词技巧刍议陈小威笔者在英语泛读课教学中发现学生碰到生词时往往立即翻词典,既费时费力,影响阅读速度,又不利加深记忆。为此,结合课堂教学,对猜词技巧问题作了一些粗浅的探索。
运用电镜酶细胞化学技术对凡纳对虾体内肝脏(L)、肌肉(M)、心脏(H)和复眼(E)等四种组织的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进行了细胞化学定位,并与感染病毒的凡纳对虾四种组织中ACP、AK
本研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HPLC/MS/MS)测定了样品抽取、传递和实验室检测过程中常用的笔、纸、标签、样品袋中结晶紫(含隐性结晶紫)的含量。纸试样采用乙腈直接提取,笔
目的:建立灯心草药材的RP-HPLC指纹图谱,探讨指纹图谱在灯心草质量评价方面的应用。方法:采用AgilentHC-C18为色谱柱,以甲醇-水为流动相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在40 min